引言
光伏玻璃制造流程涵盖原料配料、熔制、压延、镀膜、钢化等关键工序,其中原料配料工序是决定玻璃组分精确性、均匀性和稳定性的核心工艺环节。由于原材料质量和配合料均匀性不良造成的问题,反映在成品玻璃上的缺陷占总缺陷的40%,严重时可达50%以上,其中约30%的质量异常可追溯至车间工艺布局缺陷、设备选型失配及环境控制失效等设计源头问题。当前行业虽已建立基本工艺框架,但普遍存在设计端与生产端的技术断层——设计人员因缺乏产线实操经验(仅12%参与过试产调试),多采用理想化建模,后期实操性较差。设计缺陷一旦进入投产阶段将难以彻底消除,即便存在可优化空间,仍需投入高昂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成本。因此,建议在设计和安装阶段对潜在隐患进行充分优化与风险规避,从而降低后期运维风险。本文基于光伏玻璃厂生产实践与工程建设经验,重点聚焦原料车间现存缺陷的针对性分析,对行业已形成标准化解决方案的共性技术问题不再展开讨论。
该篇文章刊登在《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2025年第7期
玻璃工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