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现状:产能过剩全产业链亏损倒逼供给侧改革
2025年全球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能过剩严重,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产能分别达1337/1088/1157/1343GW,是当年需求量的2倍。中国占据全球85%产能,各环节产能利用率不足60%。价格战导致全行业亏损:硅料毛利-0.01元/W,硅片-0.03元/W,电池片-0.03元/W,组件-0.02元/W。
反内卷政策成效初显
2024年起政策分两阶段推进:
1)自律规范阶段:行业协会组织19次座谈会,制定组件0.68元/W成本底线;
2)制度建设阶段:25年6月《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明确禁止低价倾销,8月六部委会议强调产能调控。
阶段性成果:市场秩序逐步改善,多晶硅价格回升至完全成本区间,头部硅料企业利润开始修复;光伏玻璃企业集体减产30%;技术升级加速,N 型硅料、颗粒硅占比持续提升。
产业链各环节演变趋势
1)硅料:价格暴涨,政策为“底”,需求成“压”
2)硅片:涨价去库存,N 型技术路线与大尺寸规格为市场主导
3)电池:协同涨价,产能增速放缓,N型技术路线逐步走向成熟
4)组件:价格坚挺,组件产品朝着高效化、场景化与差异化发展
光伏反内卷竞争突破点
1)硅料不低于成本价销售,合理价格区间如何
2)组件涨价可否顺利传导;
3)技术创新开局
玻璃工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