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8月22~25日,以“新理念、新技术、新应用,玻璃赋能新时代”为主题的2025年全国玻璃科学技术年会在古都洛阳隆重召开。本次年会由中国硅酸盐学会玻璃分会主办,中国洛阳浮法玻璃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联合承办。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材集团首席科学家彭寿;洛阳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陈剑锋;中国硅酸盐学会秘书长晋占平;中国硅酸盐学会玻璃分会理事长祖成奎;洛玻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工程师/凯盛新能党委书记、董事长谢军;浙江大学教授韩高荣;燕山大学教授刘世民;海南大学教授姜宏;武汉理工大学教授程金树,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玻璃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行业精英及企业代表4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玻璃科技前沿突破与产业未来战略方向,为行业注入澎湃创新动能。

开幕式

中国硅酸盐学会玻璃分会理事长 祖成奎
8月23日,2025年全国玻璃科学技术年会正式拉开帷幕。中国硅酸盐学会玻璃分会理事长祖成奎主持开幕仪式。

中国硅酸盐学会秘书长 晋占平
中国硅酸盐学会秘书长晋占平代表主办方致辞,他对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中国硅酸盐学会玻璃分会的专家学者、各界同仁致以诚挚的谢意并对本次年会的主题进行了深入阐释。他表示,“玻璃是传承人类文明的载体,更是支撑现代产业的关键材料,其始终与国家社会进步同频共振。当前我国正处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阶段,双碳目标引领产业绿色转型,新质生产力呼吁进一步创新。玻璃作为新材料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既面临着数字化转型、功能化升级、绿色化发展的时代机遇,也肩负着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补齐技术短板,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使命。相信依托洛阳的产业基础与区位优势,本届年会将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让更多的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为玻璃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洛阳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 陈剑锋
洛阳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陈剑锋发表讲话,他指出,“玻璃科学技术年会是我国玻璃行业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的年度盛会,在助力我国玻璃及相关新材料领域、产学研及产业转型升级机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届年会的主题围绕行业基础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必将为行业科技进步注入新的活力,为玻璃新材料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真诚希望各位专家学者为洛阳玻璃产业发展把脉问诊,传经送宝。洛阳市也将始终秉承尊商、重商、亲商、安商的理念,积极为各类企业人才在洛阳兴业、创业创造最佳的营商环境,提供最优的政务服务,并以此次年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工业行业的交流合作,持续推动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落地,为推动我国玻璃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洛玻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工程师/
凯盛新能党委书记、董事长 谢军
洛玻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工程师/凯盛新能党委书记、董事长谢军代表承办方致辞。他表示,“洛玻集团作为中国玻璃工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参与者与见证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荣耀,创造了世界三大浮法玻璃工艺之一的洛阳浮法,中国自此有了自主创造的浮法玻璃品牌。本次年会的主题可谓恰逢其时,意义深远——新理念要求我们打破传统思维定势,与绿色发展、智能制造、跨界融合等全新的理念引领行业发展;新技术是推动玻璃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从新型材料研发到先进制造工艺,从自动化控制到大数据、人工智能在玻璃生产中的深度应用;新应用则意味着玻璃产品不断拓展应用边界,从传统建筑、汽车领域向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生物医疗、新能源等新兴领域迈进,为社会发展创造更多的价值。”
大会盛况:权威专家齐聚,引领行业前沿发展方向
十二场汇集行业顶尖智慧的特邀报告,以权威视角与前沿洞见,成为本届全国玻璃科学技术年会的学术核心与思想高地,引领着行业未来风向。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 彭寿
——《玻璃创新赋能新时代》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彭寿以《玻璃创新赋能新时代》为题,作了一场极具前瞻性与战略高度的学术报告。报告立足我国玻璃新材料的发展脉搏,从玻璃新材料的意义、先进玻璃材料的前沿探索、先进玻璃材料的创新思考三个层面,高屋建瓴地分析了玻璃材料在信息显示、新能源、半导体、航空航天等关键领域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和应用前景;系统呈现了我国在TFT-LCD玻璃基板、OLED玻璃基板、柔性可折叠玻璃、高纯石英材料、绿色化生产、智能制造等领域一系列“从0到1”的技术突破,彰显了中国玻璃新材料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轨迹。彭寿院士指出,玻璃新技术的发展与重点方向将围绕氢能燃烧、原子制造、原位表征和极限制造等前沿技术,加速推动玻璃由性能导向“满足要求”向“创造需求”转变,下一步将加速新技术的“集群创新”、“AI赋能”,最终实现玻璃“按需设计”、“按需制备”的制造变革。报告以详实的数据、生动的案例和深邃的战略洞察,展现了玻璃新材料如何以创新之力撬动产业变革,赋能数字经济与智能社会的未来图景。

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玻璃与陶瓷实验室主任研究员 章向华
——《Recent progress in infrared transmitting glasses》
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玻璃与陶瓷实验室主任研究员章向华在《Recent progress in infrared transmitting glasses》报告中,系统介绍了硫系玻璃最新的研究进展。硫系玻璃具有优异的红外透过性能、高折射率以及光子敏感性,可广泛应用于热成像、红外镜头、光纤传感器等领域。在硫系玻璃成分设计方面,章向华详细阐述了通过先进的机器学习算法,科研人员能够更精准地预测和优化硫系玻璃的成分,为研发出性能更优异的硫系玻璃材料开辟了新途径;在硫系玻璃光纤用于电池原位检测方面,介绍了利用硫系玻璃光纤的高灵敏度和特殊光学性能,可以实现对电池内部状态的实时、精确监测,为电池的安全性评估和性能优化提供有力支持;在硫系玻璃制造层面,报告提出,针对硫系玻璃制造困难的问题,3D打印技术将为硫系玻璃的加工和制造带来革命性变化,更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杭州银湖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蒋仕彬
——《激光助力玻璃冷端智造》
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杭州银湖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蒋仕彬作了《激光助力玻璃冷端智造》的报告。报告从激光加工技术的基本原理入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激光技术在玻璃冷端加工中的突破性与潜在性应用。蒋仕彬详细介绍了激光技术在玻璃加工过程中展现出独特的优势,为玻璃制造工艺的革新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向。例如,玻璃通孔(TGV)技术作为当前实现半导体堆叠式封装、系统级封装的主流选择,正日益受到业界的重视。而激光技术凭借其高精度、低损伤、高效率的微加工能力,能够在玻璃基板上实现精准的加工,完美满足先进封装对高密度互连的严苛需求。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副院长 王晓芳
——《迎战“十五五”:中国玻璃产业的发展形势与战略选择》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副院长王晓芳以《迎战“十五五”:中国玻璃产业的发展形势与战略选择》为题,从产业视角展望了“十五五”期间中国玻璃行业的发展蓝图,以详实的数据总结了近年来我国浮法玻璃、建筑玻璃、电子玻璃、光伏压延玻璃面临的行业形势以及机遇挑战,分析了我国企业对比国际同行所具备的竞争优势。结合“十五五”规划,报告还提出了对建材工业发展形势的三个预判:一是传统建材进入下行通道,将有一轮深刻的结构调整和质量优化;二是非金属新材料将成为新形势下打造新引擎、构筑新优势的重点领域,建材产品将由服务建筑为主转向服务建筑建设和工业并重的趋势;三是与“十四五”相比,“十五五”期间科技创新向产业创新的转化速度将加快,成效可期。

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 张冲
——《超薄玻璃的创新研发与前沿应用》
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张冲作了《超薄玻璃的创新研发与前沿应用》的报告。对标国外先进企业的产品工艺和性能指标,报告围绕TFT-LCD玻璃、OLED玻璃、柔性玻璃、微晶玻璃以及高强盖板玻璃,回顾了我国企业打破国外垄断,在技术创新、工艺改进、产品质量提升、自主知识产权等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从起步阶段的艰难探索,到如今的自主创新与突破,我国超薄玻璃产业在短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张冲还提出了未来超薄玻璃的发展趋势,将朝着大尺寸化(高世代)、柔性化、功能化、复合化(安全+显示+AI智能网联汽车)、拓展化(TGV玻璃、AR/VR玻璃等)方向发展。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 田英良
——《浮法超白玻璃本体功能化开发及应用》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田英良在《浮法超白玻璃本体功能化开发及应用》报告中,重点围绕超白浮法玻璃的功能化开发展开深入探讨。报告从超白玻璃着色、超白玻璃紫外截止、超白抑菌复合三个方向展开,通过展示大量试验数据,阐述了其团队通过添加不同的配料,实现浮法超白玻璃功能拓展和应用的创新成果。对于浮法玻璃未来的发展思考,田英良从节能低碳配方开发、熔化工艺及窑炉革新、熔化方式及燃料革新、玻璃熔体及锡液REDOX精细控制四个层面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对降低浮法玻璃能耗和排放,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武汉理工大学教授 陶海征
——《硅酸盐玻璃的形成、结构和性能研究进展》
武汉理工大学教授陶海征分享了《硅酸盐玻璃的形成、结构和性能研究进展》的学术成果。从基础科学角度,报告讨论了铝酸盐熔体中的液-液转变现象,并指出液-液转变现象是铝酸盐熔体中的普遍现象;围绕硅酸盐玻璃的多尺度结构设计与控制方法,陶海征教授介绍了团队所取得突破,例如发现了新的“永不析晶玻璃”体系、提出玻璃性能“中程结构”调控新路径等;基于AI的玻璃组分设计,报告阐述了如何利用人工智能的强大计算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快速筛选和优化玻璃组分,实现玻璃性能的精准调控。这一方法不仅大大提高了玻璃材料设计的效率,还为开发具有特定功能的新型玻璃材料开辟了新的途径。

中国洛阳浮法玻璃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 郭卫
——《光伏压延玻璃的生产制造与未来展望》
中国洛阳浮法玻璃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郭卫在《光伏压延玻璃的生产制造与未来展望》报告中,系统阐述了中国光伏压延玻璃产业的多维度图景。报告围绕我国光伏压延玻璃的发展历程、产业链结构、生产现状、技术进步以及未来技术发展方向展开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报告指出,光伏压延玻璃熔窑未来出现2000t/d将成为必然趋势,电助熔技术、鼓泡技术、消泡技术、大碹温度降低技术将在大型熔窑中得到更好应用。此外,产品大尺寸化、高透光率、四分板裁切技术、废旧光伏组件面板玻璃回收技术等也将是未来光伏玻璃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官敏
——《绿色工程设计新范式——数字化技术助力低碳玻璃材料发展》
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官敏以《绿色智造新范式——数字化技术助力低碳玻璃材料发展》为题,围绕工程设计的“绿色智能心”、工程设计的“绿色智能构”、工程设计的“绿色智能行”三个方面,阐述了数字化工程技术如何推动玻璃行业低碳转型,并通过呈现国内外多个具有代表性的项目建设案例,生动地展示了数字化技术在玻璃工程领域的创新应用与显著成效,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和前瞻性的思考。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 曾惠丹
——《多尺度范式融合:拓扑束缚理论、分子动力学与机器学习
驱动高性能玻璃材料设计新维度》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曾惠丹作了《多尺度范式融合:拓扑束缚理论、分子动力学与机器学习驱动高性能玻璃材料设计新维度》的报告,为高性能玻璃材料的设计展示了全新的视角和途径,展示了多学科交叉融合在玻璃材料研究领域的巨大潜力。报告深入探讨了玻璃建模的研究背景,系统阐述了基于拓扑束缚理论进行玻璃性能计算的创新方法,详细解析了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对玻璃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的前沿技术,并介绍了利用机器学习实现玻璃性能预测的最新进展。报告还指出,数据驱动将成为材料研发的新模式。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 邵竹锋
——《高性能石英玻璃研究进展》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邵竹锋介绍了《高性能石英玻璃研究进展》,从石英玻璃的性能特点出发,深入剖析了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全面阐述了先进的制备工艺,包括利用高性能石英砂和高性能化学合成(CVD、PCVD)石英玻璃的方法;探讨了石英玻璃在半导体、光伏、光纤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及所展现出的卓越性能,展示了高性能石英玻璃研究的最新成果。报告提出,在我国高端应用等领域的发展催化下,未来石英玻璃材料将继续向“高性能、低成本、批量化”等趋势发展。

浙江大学副教授 刘涌
——《数据驱动先进玻璃材料性能预测与设计的研究进展》
浙江大学副教授刘涌作了《数据驱动先进玻璃材料性能预测与设计的研究进展》的报告,重点围绕数据驱动的玻璃组分-性能预测模型,针对小数据集的数据增强方法,基于条件对抗网络的玻璃组分设计三个层面,详细介绍了研究进展。报告提出,依赖高质量数据集的数据驱动玻璃组分-性能建模方法,有可能提供一种部分脱离“组成-结构-性能”研究范式和“试错式”研究方法的新思路,实现历史数据的数字化利用。
分会场报告:多领域覆盖,展示最新技术成果
8月24日,年会继续以分会场报告的形式展开深入研讨,共设置三个分会场,分别以“数字化与玻璃科学研究”“新型功能化玻璃”“玻璃的绿色高端智能制造技术”为专题,为与会者带来一系列高端学术盛宴。来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以及优秀企业代表们共计作报告80余篇,内容丰富,聚焦前沿,不仅展示了玻璃在各个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和研究应用进展,更进一步拓展了本次年会技术交流的深度与广度。
【分会场一:数字化与玻璃科学研究专题】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玻璃科学研究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成为关注的焦点。在数字化与玻璃科学研究专题会场,行业专家和学者们展示了各种先进的数字化工具和方法在玻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从计算机模拟玻璃的结构与性能,到大数据分析玻璃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数字化为玻璃科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在现场讨论环节,与会者们积极提问,就数字化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深入交流,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大家一致认为,数字化与玻璃科学研究的结合,将为玻璃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分会场二:新型功能化玻璃专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玻璃不再仅仅是传统的透明材料,而是具备了多种特殊功能的先进材料。在新型功能化玻璃分会场,报告者们介绍了各种令人瞩目的新型功能化玻璃。生动诠释了玻璃材料如何突破物化极限和应用范围,深刻融入并重塑着航空航天、国防军事、生物医疗、高端显示、电子通信等关键领域。


【分会场三:玻璃的绿色高端智能制造技术专题】
在全球环保意识持续深化、绿色发展理念加速普及的当下,玻璃行业的绿色制造成为必然趋势。在玻璃的绿色高端智能制造技术分会场,学者们分享了最新的绿色制造技术和工艺,如采用清洁能源、优化生产流程、减少废弃物排放等。同时,高端智能制造技术也是该分会场的热点话题,如智能化生产线、机器人技术、物联网等的应用,提高了玻璃生产的效率和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玻璃材料和仪器设备展: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本次年会不仅是一场思想碰撞的学术盛宴,更搭建起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桥梁,成为推动行业创新发展的核心平台。年会同期举办的“玻璃材料与仪器设备展”精彩纷呈,多家行业领军企业携最新技术成果重磅亮相,现场交流热烈,更促成多项合作意向,为玻璃行业的技术革新与产业链升级注入强劲动能,彰显了年会在汇聚行业资源、赋能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关键价值。



年会同期还举行了中国硅酸盐学会玻璃分会理事会议,第十届理事代表参加。会议总结汇报了过去一年所做的工作,并就下一步工作做了规划安排。
2025年全国玻璃科学技术年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本次年会不仅是前沿玻璃科技成果的集中检阅,更是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共谋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面对国家“十五五”规划新起点与“双碳”战略目标,与会专家和代表们一致认为,持续强化基础研究、推动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加速绿色低碳与智能化转型,是玻璃产业塑造新质生产力、赋能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路径。以新理念开拓新疆域,以新技术奠定新基石,以新应用激活新价值,中国玻璃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创新活力,为新时代发展贡献不可或缺的“透明”力量。

全体与会代表合影
感谢以下单位对2025年全国玻璃科学技术年会的鼎力支持(排名不分先后)!
协办单位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燕山大学
深圳市新旗滨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国检测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海南海控特玻科技有限公司
河北省沙河玻璃技术研究院
合浦县硅材料产业研究中心
玻璃基功能材料技术创新中心
瑞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洛阳兰迪钛金属真空玻璃有限公司
郑州方铭高温陶瓷新材料有限公司
河南省瑞泰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原动力耐火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林德(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洛阳兰迪钛金属真空玻璃有限公司
郑州方铭高温陶瓷新材料有限公司
苏州光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博蕴通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佰盛玻璃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济元紫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郑州德众刚玉材料有限公司
河南原动力耐火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林德(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洛阳迈乐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北京明日之星玻璃机械有限公司
河南省前卫电熔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省瑞泰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瑞泰集成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郑州纬通电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市华敏智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中研颗精密机械(苏州)有限公司
北京奥博泰科技有限公司
《硅酸盐通报》
《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