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2logohttp://www.chinaglassnet.com
1902tophttp://www.chinaglassnet.com/magazine/2023323/44970.html
首 页 专题报道 热点新闻 玻璃期刊 市场动态 统计数据 企业资讯 国际动态 玻璃专利 技术交流 标准规范 政策法规 建筑玻璃 电子玻璃
上市公司 高技术玻璃 门窗幕墙 汽车/高铁 经济资讯 辅材与设备 低碳/绿色 太阳能 建筑/房地产 知识窗 会展信息 供求信息 企业黄页 关于我们
隔离粉-汽车玻璃制造的隐形卫士
类别:辅材与设备  日期:2025-7-22  来源:润维斯工业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点击率:1260  打印 关闭

 

当你坐在驾驶座上,透过那光滑平整的挡风玻璃看向远方,是否曾想过:这样一块完美弯曲的玻璃是如何制造出来的?答案可能让你意想不到——背后功臣之一是一种不起眼的白色粉末:汽车玻璃加工隔离粉。

 

图片1 汽车挡风玻璃.jpg

 

在汽车挡风玻璃和天窗玻璃的生产线上,这种看似普通的粉末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没有它,现代汽车流畅的曲面玻璃设计几乎不可能实现。

 

为何隔离粉是汽车玻璃加工的刚需?

 

汽车玻璃对表面洁净度的要求近乎苛刻:

镀膜玻璃 0.1μm的膜层划伤即影响透光率与疏水性;

夹层玻璃 运输中叠片摩擦会导致0.5mm级损伤,直接报废;

曲面玻璃 热弯成型时需同时解决脱模与表面保护矛盾。

 

热弯成型

 

在汽车玻璃加工过程中,尤其是弯曲成型环节,多层玻璃必须堆叠在一起送入高温炉中加热软化。这时,一个棘手的问题出现了:高温下玻璃表面会变得“粘稠”,相邻玻璃层极易相互粘连,一旦发生粘连,整批玻璃都将报废。

这正是隔离粉大显身手的时刻。均匀喷洒在玻璃表面的隔离粉,在玻璃板之间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它们在高温下相互粘连。同时,它还能减少玻璃与加工设备间的摩擦,避免划伤表面。

技术突破

德国KSL公司的eskal系列隔离粉采用天然碳酸钙,耐温达825,且通过ISO 11126防霉认证,已应用于特斯拉Model Y全景天窗玻璃生产。世界汽车玻璃市场占据前十的大型汽车玻璃制造公司早就将该系列隔离粉广泛用于汽车前挡风玻璃、夹层安全玻璃、天窗玻璃及天幕玻璃等热弯成型

 

图片2 全景天幕玻璃.png

 

Eskal系列隔离粉

 

是由天然纯净的碳酸钙(CaCO3)制成的无机矿物产品系列。白色结晶粉末

无味,其均匀、精确的粒度是独一无二的。粉末无颗粒粗大,非常容易分散,加工时粉尘极少。低粉尘加工。粉末吸湿,对湿气不敏感。

 

型号

平均粒径

耐高温

喷涂量

备注

eskal 14

15 - 19 μm

高达 825°C

50 – 100 mg/m²

 

eskal 15

16 - 21 μm

高达 825°C

50 – 100 mg/m²

 

eskal 500

3 - 7 μm

高达 825°C

50 – 100 mg/m²

优先用于湿喷

eskal 500plus

3 - 7 μm

高达 825°C

50 – 100 mg/m²

具有亲水性

 

由于其独特的均匀粒度分布(细颗粒和粗颗粒在很大程度上被剔除),因此在弯曲过程中,整个表面上的玻璃板之间的距离恒定。这就大大降低了由于光学缺陷(如热弯过程中的亮斑/透镜效应)造成的玻璃废品率。

 

C:\Users\glass\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310327660\QQ\WinTemp\RichOle\(VB}K[HR8(VTEBG}W@`N7IM.png

 

 

eskal - 优势一览

 

(1)干粉喷涂的全球标准

(2)温度稳定

(3)对玻璃表面有良好的附着力

(4)容易清洗

(5)出色的粉末分选功能可降低废品率

(6)不燃,没有粉尘爆炸的危险

(7)天然产品

 

在实际使用中,与目前汽车前挡风玻璃热弯常用湿喷硅粉相比,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

 

(1)配水浓度更低,一般在1:30 到1:15之间,而硅粉与水的配比一般在1:8左右。

(2)耐温更高,更稳定,最高温度达825℃。

(3)减少或杜绝热弯中亮斑的产生,提高产品质量。

 

高温下的坚韧表现

 

汽车玻璃的弯曲加工需要在高达650的高温环境下进行,这对隔离粉的性能提出了极高要求在环保方面,天然碳酸钙制成的隔离粉 比合成替代品更具生态优势。它们在使用后可以轻松从玻璃表面去除,不会对环境造成负担。

 

未来趋势

 

更智能、更高效随着汽车玻璃向更大曲面、更复杂形状发展,对隔离粉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当你的爱车在阳光下闪耀着通透的玻璃光泽时,不妨想一想——那背后可能就有这种神奇粉末的功劳。它虽小,却撑起了整个汽车玻璃制造业的一片天。

 

润维斯工业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朱旭文,139 6215 4822


相关新闻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玻璃工业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玻璃工业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玻璃工业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友情连接
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网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聚玻网  中国环保网  中国玻璃网  中华玻璃网  玻璃英才网  中国玻璃人才网  华夏玻璃网                                                                                                                                                                                       

主办: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            承办: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玻璃信息研究中心
电话:010-65762696            E-mail:chinaglassnet@163.com
京ICP备06011358
Copyright © 2010 itibmic.com All rights reserved玻璃工业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