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光伏玻璃产能产量及价格变化
因受产业链整体供给过剩、利润下降的影响,2024年光伏玻璃在产产能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局面,上半年总日熔量稳步增长至11.5万t/d,之后在产业链价格一路下行、利润大幅收缩的背景下,业内生产线冷修、堵窑口减产等现象明显增加,新产线投产计划被搁置或推迟,在产产能开始加速减少。截至2024年末,实际在产日熔量跌落至8.3万t/d,较上一年度末还缩减1.5万t/d;平均日熔量仍达到10.15万t/d,较上一年度增加1.2万t/d。产量方面,累计产量为2860.96万吨,同比增长14.64%。
2024年的光伏玻璃价格整体趋弱,前四个月整体偏稳或略涨,后续跟随产业链价格持续下移,下半年呈现全行业亏损局面。
1.2 市场格局及行业发展趋势
光伏玻璃的市场竞争优势主要在于规模、产业链延伸带来的成本领先优势,即光伏玻璃企业更多是向上游原料端拓展,并基于规模采购,降低生产成本,产品价格差异较小,特别是在产业链利润较低的背景下,头部企业市场占比维持在高位,规模优势明显。据行业统计信息,以实际在产产能核算,前两名占比约40.5%,前五名占比约64.2%,前十名占比约84.4%,整体上较2023年进一步提升;头部光伏玻璃企业多是传统建筑玻璃企业的产品延伸扩张为主,无论是技术、管理还是原料等领域,产业链优势均较为明显。
随着2024年光伏玻璃窑炉的较大规模冷修,中小窑炉占比明显降低,600t及以下窑炉日熔量合计已降至0.5万左右;大吨位窑炉占比显著增加,1000t及以上窑炉增至7.8万t/d,且随着后期窑炉继续“停小点大”,大吨位窑炉占比还将持续提升,以进一步降低单位能耗成本。
从全球范围来看,尽管短期内尤其是我们国内,仍承受较大压力,但总体上光伏装机量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国内光伏企业需积极应对外部政策对光伏产品出口的消极影响。区域市场布局和新技术应用预期是光伏玻璃企业的竞争策略选择。光伏玻璃企业与光伏组件企业进行区域配套,形成战略合作,进而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在晶硅光伏路线之外,薄膜光伏市场因技术优势同样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尤其是二者的叠层,估计将成为光伏玻璃的又一竞争领域,时间上取决于终端市场需求放量的进度。
玻璃工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