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2logohttp://www.chinaglassnet.com
1902tophttp://www.chinaglassnet.com/magazine/2023323/44970.html
首 页 专题报道 热点新闻 玻璃期刊 市场动态 统计数据 企业资讯 国际动态 玻璃专利 技术交流 标准规范 政策法规 建筑玻璃 电子玻璃
上市公司 高技术玻璃 门窗幕墙 汽车/高铁 经济资讯 辅材与设备 低碳/绿色 太阳能 建筑/房地产 知识窗 会展信息 供求信息 企业黄页 关于我们
以匠心铸品质,以创新赢未来——洛阳兰迪钛金属真空玻璃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实践
类别:企业资讯  日期:2025-3-27  来源:兰迪机器  点击率:2688  打印 关闭

 

在高端建筑玻璃领域,真空玻璃以其卓越的保温、隔音、节能性能,成为现代绿色建筑的标杆产品。作为国内真空玻璃行业的领军企业,洛阳兰迪钛金属真空玻璃有限公司始终将产品质量视为企业生命线,构建了一套覆盖原料、生产、成品的全链条质量管理体系,以严苛标准与创新技术为产品赋予卓越性能与可靠品质。

 

一、源头把控:原料入厂检验的"铁门槛"

 

真空玻璃的性能高度依赖原材料的质量。公司建立了严格的原料准入机制,对封接材料、低辐射镀膜玻璃基片、吸气剂等核心原料实行"三检追溯"制度:

 

1.供应商资质审核:优先选择行业TOP级供应商,定期开展技术协同与质量评审,确保供应链可靠性;

 

2.入厂多重检测:

 

封接材料: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检测成分和纯度,确保材料的成分稳定可靠;

 

玻璃基片:通过透射率测试仪确保可见光透射率偏差<1%,表面瑕疵检测达0.1mm;

 

吸气剂:使用热重分析仪测定活化温度与吸附性能,确保真空维持能力达标;

 

3.批次留样追溯:每批次原料留存样本并建立电子档案,实现全生命周期可追溯。

 

通过这一体系,原料不合格率连续三年稳定控制在0.08%以内,从源头杜绝质量隐患。

 

二、过程精控:制造环节的"标准化防线"

 

真空玻璃制造涉及高温封接、真空封装等核心工序,公司通过标准化管理与技术升级构建质量防线:

 

1.统一检验条件:制定《工序检验标准》,明确各环节检测标准。例如外观缺陷需在固定的照度、观测距离、背景板条件下进行检验,避免人为误判;

 

2.缺陷会判机制:每日召开质量分析会,对生产过程中发现的缺陷进行跨部门会审,由对应工序团队认领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形成"缺陷定位-责任追溯-工艺优化"的闭环;

 

3.智能工艺监控:在封接炉、真空腔等关键设备部署各类传感器,实时采集多项工艺参数,在出现参数异常时会触发程序预设的报警机制,确保生产质量稳定可控;

 

4.缺陷视觉检测:采用高像素工业相机识别微米级缺陷,通过全检机制避免人工疏漏,不良品拦截率达99.7%。

 

通过上述措施,生产线一次合格率显著提升,质量成本显著下降。

 

三、终端严选:成品检验的"多维验证"

 

成品检验采用"基础性能+极端环境+场景适配"三重验证体系:

 

1.基础性能测试:

 

传热系数测试:通过ISO国际标准认证的热流计法验证U值≤0.4 W/(m²·K)。

 

2.极端环境模拟:

 

高低温循环:高低温交替试验200次后产品性能衰减率≤2%,优于内控标准。

 

3.场景适配验证:

 

在标准实验舱内模拟暴雨、强风、交通噪声等环境,实测隔声量≥42dB,淋水渗透性为零。

 

每片真空玻璃均附专属二维码,可实现生产过程质量的精准追溯。

 

四、质量文化的"三原则"

 

兰迪钛金属将"一检核、三流转"融入生产基因:

 

1.一检核:每个工序实行"操作工自检+质检员专检"双确认制,关键岗位增加工程师抽检;

 

2.三流转:严格践行"不接受缺陷、不制造缺陷、不传递缺陷",任何环节发现异常立即启动停线机制;

 

3.客户体验驱动:建立客户投诉24小时响应机制,客户满意度持续保持在98.5%以上。

 

结语

 

从原料筛选到精品生产,从实验室数据到用户口碑,洛阳兰迪钛金属用科技赋能质量,以匠心定义标准。未来,公司将继续深化"智能质检+绿色制造"融合创新,致力于成为全球真空玻璃质量标杆,为建筑节能事业贡献中国智慧!

 



玻璃工业网
相关新闻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玻璃工业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玻璃工业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玻璃工业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友情连接
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网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聚玻网  中国环保网  中国玻璃网  中华玻璃网  玻璃英才网  中国玻璃人才网  华夏玻璃网                                                                                                                                                                                       

主办: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            承办: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玻璃信息研究中心
电话:010-65762696            E-mail:chinaglassnet@163.com
京ICP备06011358
Copyright © 2010 itibmic.com All rights reserved玻璃工业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