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2logohttp://www.chinaglassnet.com
1902tophttp://www.chinaglassnet.com/magazine/2023323/44970.html
首 页 专题报道 热点新闻 玻璃期刊 市场动态 统计数据 企业资讯 国际动态 玻璃专利 技术交流 标准规范 政策法规 建筑玻璃 电子玻璃
上市公司 高技术玻璃 门窗幕墙 汽车/高铁 经济资讯 辅材与设备 低碳/绿色 太阳能 建筑/房地产 知识窗 会展信息 供求信息 企业黄页 关于我们
真空玻璃:开启静音住宅新时代
类别:企业资讯  日期:2025-3-11  来源:兰迪机器  点击率:3312  打印 关闭

 

在城市化进程的浪潮中,建筑噪声已成为威胁健康的隐形杀手。长期暴露于60分贝(dB以上的噪音环境(如交通干道、机场周边)可诱发高血压、失眠甚至认知障碍,而中低频噪声(如地铁震动、汽车轰鸣)因穿透力强、治理难度大,成为城市居民的核心痛点。面对这一挑战,真空玻璃凭借其创新技术,为建筑隔声标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让静音住宅从理想照进现实。

 

一、噪声治理的痛点与真空玻璃的破局之 

 

中低频噪声(100-500 Hz)因波长、能量大,传统隔声材料往往束手无策:

 

- 单层玻璃:隔声量仅20-25dB,难以阻挡交通噪声; 

 

- 中空玻璃:空气层易与低频共振,隔声量骤降至25dB以下; 

 

- 夹胶玻璃:虽能吸收部分振动,但缺乏隔热性能,综合能效低。

 

真空玻璃的诞生直击行业痛点。其核心结构由两层钢化玻璃构成,中间抽真空至0.1 Pa以下,通过0.3 mm真空层阻断声波传导路径。以兰迪钛金属真空玻璃为例,其计权隔声量(Rw)达39dB,对交通噪声(250 Hz)隔声量达33dB,比中空玻璃提升32%,成为中低频噪声治理的标杆解决方案之一

 

二、真空玻璃VS传统材料:性能参数全维度碾压

 

指标

钛金属真空玻璃

中空玻璃

夹胶玻璃

计权隔声量RW

39 dB

30 dB

32 dB

中低频隔声(125Hz~500Hz)

33 dB

25 dB

30 dB

中高频隔声(500Hz~4000Hz)

42 dB

37 dB

33 dB

传热系数

≤0.5 W/(m²·K)

1.5-2.5 W/(m²·K)

5.8 W/(m²·K)

防结露能力

-30℃不结露

0易结露

易结露

 

核心优势解析: 

 

1. 隔声与隔热的双重突破

 

真空玻璃通过真空层同时阻断声波和热传导,其隔热系数(K值)低至0.4 W/(m²·K),是中空玻璃的3-5倍。北京某临街公寓实测数据显示,安装真空玻璃后,冬季室内温度提升3-5℃,空调能耗降低40%室内噪音从72dB降至35dB,实现降噪+节能的综合效果 

 

2. 破解中低频噪声困局

 

真空层消除空气传声路径,仅剩玻璃本体和支撑物的固体传声。通过优化支撑物排列(间距55 mm)和采用钛金属封接技术,声桥效应减少60%,使中低频隔声量提升至33 dB以上。 

 

3.长效稳定与安全性

 

柔性钛金属封接工艺,产品寿命可达25年以上,彻底解决传统真空玻璃易失效的痛点。

 

三、应用场景与用户价值

 

1. 高噪声敏感区域

 

- 机场、交通枢纽等住宅:真空玻璃可将公路主干道、高架桥、铁路等中低频干扰较大的噪声(75 dB)降至36 dB以下,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夜间限值(40 dB); 

 

- 医院/学校:配合复合结构(如真空+夹胶),隔声量可达45 dB,为诊疗室、教室创造纯净声环境。

 

2. 节能改造刚需项目

 

双碳政策驱动下,真空玻璃成为既有建筑改造优选。上海某老旧小区改造案例中,替换真空玻璃使建筑整体能耗降低15%,噪声投诉率下降90% 

 

3.高端人居升级 

 

山东某别墅项目采用真空玻璃门窗,在保持观景视野通透的同时,室内噪音稳定低于30 dB

 

四、未来趋势:从技术领先到普惠应用

 

尽管真空玻璃目前成本较高,但随着规模化生产和技术迭代,价格正以每年10%的速度下降。用户可根据需求优先改造卧室窗户等关键区域

 

同时政策端也在加速推动: 

 

- 中国《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将真空玻璃纳入优先推广目录; 

 

- 欧盟“Horizon 2030”计划投入2亿欧元研发低成本真空玻璃生产线。 

 

五、结语 

 

真空玻璃不仅是一项技术革新,更是对健康生活的重新定义。当中低频噪声被有效隔绝,当结露与高能耗成为历史,静音住宅将不再是都市人的奢望。随着产业链的成熟与政策红利的释放,真空玻璃正从高端市场走向千家万户,为城市生活按下静音键

 



玻璃工业网
相关新闻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玻璃工业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玻璃工业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玻璃工业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友情连接
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网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聚玻网  中国环保网  中国玻璃网  中华玻璃网  玻璃英才网  中国玻璃人才网  华夏玻璃网                                                                                                                                                                                       

主办: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            承办: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玻璃信息研究中心
电话:010-65762696            E-mail:chinaglassnet@163.com
京ICP备06011358
Copyright © 2010 itibmic.com All rights reserved玻璃工业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