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多家媒体报道,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多部门将出台举措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来看,多部门政策通过需求拉动、资金支持、技术赋能和制度保障,将为玻璃行业民营企业创造更优的发展环境。
如发改委表示,今年将进一步破除民营企业市场准入门槛,持续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民营企业公平开放,支持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两重”(国家重大战略实施、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两新”(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玻璃行业作为建筑、汽车、新能源等领域的上游产业,可能受益于基建项目、设备升级及消费刺激政策带来的需求增长。例如,建筑玻璃、光伏玻璃(新能源领域)、汽车玻璃(以旧换新政策)的需求有望提升。
工信部计划到2026年完成4万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玻璃行业中小企业可通过数字化方案优化生产流程(如智能熔窑控制、质量检测),提升能效与产品附加值,降低运营成本。
另外,工信部还提出到2026年累计重点支持5000家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玻璃行业中的技术领先企业(如电子玻璃、节能玻璃制造商)可能获得专项扶持,加速技术突破和产业链地位提升。
在营商环境改善方面,国家发改委还表示加力解决拖欠民企账款问题,这对于垫资频繁的玻璃深加工企业来说,回款周期可能缩短,现金流压力减轻,尤其对参与政府或国企项目的企业更具意义。
金融监管总局提出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玻璃行业中小企业(如特种玻璃、深加工企业)可通过银企对接平台获取低成本融资,缓解原材料采购、技术改造等资金压力;市场监管总局强调破除地方隐性壁垒和迁移难问题,有助于玻璃企业跨区域布局产能,减少地域性垄断对市场拓展的制约。
当然,政策强调高质量发展,环保标准可能趋严,企业需更加注重布局绿色低碳技术,如氢能熔窑、废玻璃回收等,以避免合规成本上升。
玻璃工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