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长期低迷后,显示玻璃基板市场强势反弹,季度营收创下历史纪录。尽管电视市场下行,但美国康宁、日本旭硝子(AGC)及日本电气硝子(NEG)等企业坚持提价政策并调整产量,促成了这一结果。玻璃基板价格变动也将影响正遭遇行业低迷及中国企业低价竞争的韩国显示面板制造商。
市场研究机构Omdia 7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显示玻璃基板营收达 125.39亿元。该数据环比增长5%,同比增长14%,创下历史最高水平。显示玻璃基板交易通常以日元结算。
Omdia分析称,显示玻璃基板营收增长源于主要制造商的战略调整。2011年液晶电视面板大规模减产引发显示玻璃基板市场衰退,2012年各大厂商为保住市场份额纷纷降价,陷入 “斗鸡博弈”。这一竞争态势持续至2022年,导致市场长达约十年的低迷期。
2023年,价格竞争引发的显示玻璃基板供应过剩局面开始改善。制造商不再执着于保卫市场份额,转而通过调整产量匹配出货量以稳定价格。全球市场份额第一的康宁在2023年第三季度将所有产品统一提价20%,旭硝子和日本电气硝子也从去年起全面加入提价行列,使得过去两年显示玻璃基板价格累计上涨超25%。据 Counterpoint Research 等机构数据,康宁、旭硝子和日本电气硝子合计占据全球80%以上的显示玻璃基板市场份额(按面积计算)。
凭借通过产量控制推动提价的策略,康宁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创下历史纪录。该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4%,达306.79 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率提升1.3个百分点至19.6%,每股收益(EPS)增长24%至4.82 元人民币。
旭硝子第三季度累计营收同比微降1.4%,为712.58亿元,但累计营业利润同比增长0.9%,达44.03亿元,盈利能力有所改善。Omdia研究经理Tadashi Uno表示:“主要玻璃基板制造商当前战略似乎聚焦于创造营收,为新业务筹集资金。” 他指出:“这些企业正在研发可应用于半导体领域的新型玻璃技术,例如玻璃通孔(TGV)、半导体支撑玻璃和硬盘基板。”
玻璃基板作为面板核心原材料,其价格变动将影响LG显示、三星显示以及TCL科技、京东方等中国企业的盈利能力。据显示行业消息,日本电气硝子主要向LG显示供货,旭硝子合作对象为TCL科技,康宁则为三星电子和京东方提供产品。
业内预计,玻璃基板价格变动对中国企业的影响将大于韩国企业。这是因为液晶面板所需玻璃基板数量多于电视主流应用的大尺寸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面板。三星显示已于2020 年完全退出大尺寸液晶面板生产,LG显示也在今年4月终止相关业务,转而聚焦OLED业务布局。
一位不愿具名的市场研究机构研究员表示:“韩国显示企业重点布局的OLED面板多采用塑料基材,对玻璃基板的依赖度低于传统液晶面板”。他补充道:“以液晶面板为核心业务的中国企业将更易受显示玻璃基板价格变动影响”。该研究员还提到:“中国目前正大力投资8代及以上显示玻璃基板制造,未来3至7年内进口依赖度有望显著下降。”
玻璃工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