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苦“内卷”久矣,一项旨在加强产能调控的重磅政策即将出炉。
10月14日,记者从多位行业企业人士处获悉,相关主管部门或将发布一份关于加强光伏产能调控的通知文件。针对这一传闻,有行业权威人士向记者确认了政策的真实性,仅回应一个“有”字,却掷地有声。
这一消息迅速在业内传播,引发广泛关注。业内普遍认为,这将是继2025年8月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后,在产能调控方面的具体政策落地。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行业反内卷将有新进展”是他们对这项即将出台政策的普遍期待。
光伏行业近年来快速发展,但也面临着产能过剩、低价无序竞争等诸多挑战。2025年7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主持召开第十五次制造业企业座谈会,聚焦加快推动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会议指出要“依法依规、综合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紧接着,2025年8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进一步规范光伏产业竞争秩序。那次会议明确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产业调控,强化光伏产业项目投资管理,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同时还要求遏制低价无序竞争,健全价格监测和产品定价机制,打击低于成本价销售、虚假营销等违法违规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直接针对光伏产能的调控政策外,近期相关部门还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2025年9月,工信部等六部门印发的《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严格水泥玻璃产能调控,加快光伏压延玻璃产能风险预警由项目管理向规划引导转变。
在价格机制方面,2025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决定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通过市场交易形成价格。目前,各地正在积极落实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
业内期待,这项即将出台的政策将解决产能过剩问题,遏制低价无序竞争,推动企业从价格竞争转向质量和技术竞争。这些措施共同构成了推动光伏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框架,为行业长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随着产能调控政策的即将落地,叠加此前已在推进的电价市场化改革、质量监管等措施,我国光伏产业有望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
光伏产业作为中国制造业的一张“靓丽名片”,在经历了爆发式增长后,正迎来重要的政策调控分水岭。 这既是应对当前行业困境的必要之举,更是实现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长远之策。
玻璃工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