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6周年之际,青岛融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融合新材料”)传来捷报——其自主研发的1.1mm、1.3mm、1.5mm车规级深度二强电子玻璃(锂铝硅玻璃) 在国庆期间实现批量下线。这一成果不仅填补了国内高端车载电子玻璃的产能空白,也为中国智能汽车产业智能化、共享化、电动化、网联化转型提供了关键材料支撑。
作为2021年成立的高新技术企业,青岛融合新材料专注于高端电子玻璃的研发与制造。本次量产的产品采用创新性料方与“二次化学强化”工艺,在机械强度、光学性能和轻量化方面实现全面突破,产品广泛应用于中控屏、仪表盘、副驾娱乐屏、全景天幕、HUD前挡风玻璃及侧窗等多类车载场景,全面覆盖智能座舱交互与显示需求,充分适配智能座舱对安全、显示与可靠性的严苛要求。
该款电子玻璃具备以下突出特性:
高机械强度:高表面压应力达到千兆帕,抗垂直/抗侧冲击性能优异,保障屏幕在行车震动与意外磕碰中稳定运行;
二次强化工艺:深压应力层有效抑制裂纹扩展,破裂后呈钝化碎片,显著提升乘客安全;
优异光学性能:可见光透过率>91.5%,雾度<0.2%,显示清晰无眩光,适配8K高清显示;
轻量化新突破:锂铝硅玻璃在保持同等抗冲击性等安全前提下,相比1.1mm普通钠钙硅或高铝硅玻璃可将厚度减薄30%-50%,实现整车玻璃减重30%-50%,并能在-40℃至100℃环境中保持性能稳定,助力新能源汽车续航提升。
长期以来,车规级深度锂铝硅玻璃技术被国外企业垄断。青岛融合新材料凭借超薄玻璃技术积累与创新,实现从原料到成品的全流程可控,关键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
公司依托青岛西海岸新区区位优势,构建“就近配套”供应链体系,将供货周期从15天缩短至7天以内,紧急订单可实现72小时响应,助力国内车企降本15%-20%,有效规避国际供应链风险。
目前,青岛融合新材料正积极推进与多家主流新能源车企的技术对接与产品验证,以“中国智造”实力推动国产智能汽车产业迈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新阶段。
玻璃工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