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化玻璃遍布我们的生活,从高楼大厦到家居门窗,它以其高强度和安全性被誉为“现代建筑的铠甲”。然而,“铠甲”自身存在的自爆隐患,却时常让业主和建筑师们心头一紧。选择一款幕墙材料,尤其是在集成光伏发电功能的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领域,发电效能固然重要,但长达数十年的安全性能更是不容妥协的基石。 本文将深入探讨钢化玻璃自爆的成因,并揭示为何碲化镉发电玻璃能成为同时解决安全与发电难题的终极答案。
01“钢化玻璃的特性和生产工艺”
钢化玻璃是一种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在表面形成压应力的预应力玻璃,这种结构显著提升了其机械强度。相较于普通玻璃,其抗弯强度提高约3~5倍,抗冲击能力增强至5~10倍,同时具有良好的耐温变性,可承受150℃以上的温差。
钢化玻璃还有一个优点是破裂时呈现无尖锐边角的小碎片,极大降低了对人体伤害的风险,安全性能突出。
其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两种:一是采用淬冷或风冷淬火法进行物理钢化,二是通过离子交换改变玻璃表面组分的化学钢化。
钢化工艺赋予了玻璃强度,但也埋下了内应力的“双刃剑”。对于普通建筑玻璃,成本和工艺限制使得其原材料纯度、应力控制精度存在天花板。
对于碲化镉发电玻璃而言,玻璃基板不仅仅是保护层,更是整个发电系统的核心载体和第一道安全防线。
碲化镉发电玻璃可以在源头上采用超白低铁玻璃原片,其极高的纯度能极大减少硫化镍等杂质的生成温床,为更高的安全性打下了第一道坚实的防线。
02“钢化玻璃自爆的因素”
钢化玻璃的广义自爆指无直接外力作用下的自动炸裂现象。根据发生阶段,可分为加工自爆和使用自爆:加工自爆多由玻璃内的砂粒、气泡等杂质或人为划伤、爆边等缺陷引起;
加工自爆影响较小,使用中的自爆则直接威胁人身和财产安全,易引起公众恐慌,因此通常所说的玻璃自爆主要指使用过程中发生的自爆。
硫化镍(NiS)杂质
而使用中的自爆通常源于玻璃中的硫化镍(NiS)杂质,其中硫来源于玻璃配合料和燃料,镍可能来自生产设备的合金部件。
玻璃自爆的过程便是硫化镍(NiS)杂质相变膨胀破坏内部应力平衡过程,换句话说直接影响玻璃自爆的因素便是玻璃中所含的硫化镍杂质尺寸大小和分布区域。研究显示,引发自爆的硫化镍杂质直径通常在0.04–0.65mm,平均约0.2mm,且多分布于玻璃板芯张应力区。位于压应力区的NiS一般不会引起自爆。
钢化程度
钢化玻璃的强度取决于其内部应力的大小。研究表明,玻璃表面的压应力越高,破碎时产生的碎片颗粒数就越多,同时玻璃中心区域的张应力也会相应增大。
而应力水平直接影响玻璃的自爆风险:钢化程度越高(应力越大),导致自爆的硫化镍杂质尺寸就越小,这意味着更多微小杂质都可能引发自爆,因此自爆概率也随钢化程度上升。

03
“如何防止玻璃自爆”
一般来说每一块玻璃都有一定的概率会自爆,这个概率约为千分之三。但玻璃自爆的概率可以通过一些工艺上的改进或者其他方法来有效降低。
控制钢化应力
控制钢化应力非常关键。应力不是越高越好,过高的应力会使玻璃内部更敏感,微小的杂质就可能引发自爆。因此,将应力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既能满足强度要求,也能显著提升安全系数。同时,应力的均匀性也很重要,均匀的应力分布不但降低了自爆概率,还让玻璃更平整。
均质处理
“均质处理”(简称HST)是业内重要的一道安全工序。它相当于让钢化玻璃在出厂前经历一次模拟“高温历练”,目的是主动诱发那些有自爆隐患的玻璃提前破碎,从而在安装前就剔除它们。
从原理上看,均质处理似乎很简单,许多厂家对此并不重视,认为可随便选择外购甚至自制均质炉。
然而这道工艺对温度控制要求极高,必须精准均匀加热,否则无法达到处理效果,因此需要专业设备和完善的工艺来保证其有效性。
对于价值更高的碲化镉发电玻璃,均质处理是我们出厂前不可或缺的“必修课”。每一片即将应用于幕墙的发电玻璃,都必须经过这道苛刻的检测流程,模拟自然环境,促使那些有潜在自爆风险的杂质在出厂前就“提前引爆”,从而确保交付到客户手中的产品是真正“安心”的。
04“碲化镉发电玻璃——安全与效能的双重革命”
综上所述,自爆主要源于内部杂质与预应力结构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而在这一背景下,碲化镉发电玻璃展现出卓越的综合性能,从四个维度系统性地解决了安全与发电之间的权衡难题:
源头控制
首先,在源头控制方面,碲化镉发电玻璃可以采用超白低铁玻璃作为原片材料,极大降低了硫化镍等杂质的含量,从材料基础上减少了自爆隐患。
精密应力
在制造工艺上,通过对钢化应力实现精确控制,既保障了足够的机械强度,又显著降低了因应力过高而导致的自爆风险。
均质处理(HST)
均质处理(HST)作为一道不可或缺的安全工序,在出厂前主动模拟自然环境,促使存在缺陷的玻璃提前破裂,确保最终产品的可靠性。
结构安全
碲化镉发电玻璃选用复合夹层结构赋予玻璃“爆而不裂、裂而不坠”的安全特性,即使发生极端情况,也能有效避免碎片坠落带来的二次伤害。
05总结
选择BIPV,是在为建筑选择未来。这个选择不应只是在“发电效率”上做加法,更应在“安全隐患”上做减法。碲化镉发电玻璃,通过超白低铁原片从源头减杂、精密应力控制优化平衡、全程均质处理(HST)出厂前筛查、复合夹层结构被动防护这四重安全保障,构建了一个360度的安全体系。
它提供的不仅是绿色电力,更是一份穿越周期的安心。我们生产的,不只是一块玻璃,更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与建筑同寿命的绿色安全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