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调研公司UBI Research指出,全球OLED电视出货量预估将从2020年的365万台增长至2028年的超1000万台,年复合增长率达12%。车载面板增长趋势更为明显,预计出货量从2022年的57万片升至2027年的520万片,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4%。几乎同一时间,OLED在终端的渗透率迅速攀升。
中国大陆在进一步夯实显示面板产能地位, OLED面板产能全球占比从2018年不到10%,增长至2024年的49%,预估将在2028年超越韩国,成为全球领导者。
OLED DDIC的制程范围一般集中在28nm至150nm的成熟工艺段。Omdia将2025年视作技术“分水岭”,即28nm、40nm OLED DDIC芯片的比例将由此前的4:6转为6:4,并在未来保持每年两位数增长率。
从工艺技术看,由于28nm OLED DDIC采用高压(HV)制程,工艺复杂度更高,良率控制难度更大,能够稳定量产的晶圆代工厂为数不多。目前,全球范围内可量产的晶圆代工厂主要包括联电、台积电、格芯等,中国大陆本土晶圆代工厂主要为中芯国际、华虹集团。
短期看,28nm OLED厂的建设可快速填补供需缺口,缓解面板企业的产能制约与成本压力;中长期看,云英谷、集创北方、奕斯伟等在OLED DDIC领域实现量产,28nm OLED DDIC随着时间也会攻克。
有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OLED DDIC晶圆(仅28/40HV)供应量约为10.8万片/月,需求量预计为8.7万片/月,处于供需紧平衡状态。具体到中国大陆, 2025年,本土28nm HV OLED DDIC需的求量与可供应产能相比,缺口约为2800片/月。至2028年,本土需求将增长至3.64万片/月,供应却仅为1.7万片/月,缺口将近2万片,存在严重供需错位问题。
28nm OLED DDIC不仅是提升面板性能的技术核心,更是保障产业链安全的“战略资源”。预计2025年底国内28nm OLED显示驱动芯片可进入风险量产阶段,研发进展顺利将为本土芯片供应提供助力。
玻璃工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