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联式中空玻璃作为传统中空玻璃的升级迭代产品,近几年产能快速扩大,并以其优异的性能在国内外市场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近期,网络上关于某建筑外窗标准“不应使用热熔型间隔条”内容的一系列热点话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对此,我会组织了玻璃、材料、设备、实验室等相关领域的专家,严谨、审慎的对该类产品的性能及外窗应用符合性进行了讨论和研究。
一、产品发展与标准条款的时差性错配。
“不应使用热熔型间隔条”的说法概引用自2003年发布的《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102-2003标准中“中空玻璃的间隔铝框可采用连续折弯型或插角型,不得使用热熔型间隔胶条。”
一方面,该条款指向只有单道密封的且内部辅以刚性材料进行支撑的热熔型预成型间隔胶条,与目前交联式中空玻璃使用的反应性热塑型柔性间隔材料是完全不同的技术和产品;其次,JGJ 102-2003发布于2003年,交联式中空玻璃诞生于2005年,而且经过近20年的发展,材料和生产工艺已日新月异,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二、产品自身性能的优异性及符合性。
1、交联式中空玻璃:第一道密封采用分子链段具有交联固化特征,与玻璃和第二道密封胶能产生化学黏结的柔性间隔材料制成的中空玻璃制品。
2、交联式中空玻璃的性能特点:交联式中空玻璃与传统中空玻璃的结构差异主要表现为第一道密封的间隔材料,暨交联式中空玻璃采用的是柔性间隔,传统中空玻璃采用的是刚性间隔。
1)柔性间隔材料无金属成分,降低了中空玻璃边部传热。
2)反应性热塑型柔性间隔材料能与玻璃及第二道密封胶产生三面交联粘接,有效提升中空玻璃的水密性和气密性,降低了氩气泄漏率,可有效保护low-e膜层并实现长效节能,满足25年的使用寿命;
3)柔性间隔能有效吸收和缓冲玻璃的变形和受压,可降低玻璃自爆和表面光学变形。
4)交联式中空玻璃的第二道密封材料与传统中空玻璃相同,发挥了结构粘接作用,有效保证了中空玻璃制品的剪切强度和安全性。
经相关机构检验和测试,交联式中空玻璃的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102-2003、《结构密封胶装配体系欧洲技术认证指南》ETAG 002等标准要求、通过了《中空玻璃》GB/T 11944的5倍循环实验,且已取得相关的合格检验报告。
综上,我会认为,交联式中空玻璃改良了传统中空玻璃的材料结构、优化了生产工艺、提升了多项产品性能,是传统中空玻璃的升级迭代产品。该类产品的应用领域应重点关注目前的产品在安全性、节能性、长效稳定性等各方面性能参数的优异性,充分发挥该类产品的性能优势,为全社会节能、减排、降碳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