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2logohttp://www.chinaglassnet.com
1902tophttp://www.chinaglassnet.com/magazine/2023323/44970.html
首 页 专题报道 热点新闻 玻璃期刊 市场动态 统计数据 企业资讯 国际动态 玻璃专利 技术交流 标准规范 政策法规 建筑玻璃 电子玻璃
上市公司 高技术玻璃 门窗幕墙 汽车/高铁 经济资讯 辅材与设备 低碳/绿色 太阳能 建筑/房地产 知识窗 会展信息 供求信息 企业黄页 关于我们
屋顶"秒变"电站、风电也有"身份证" 一起发现身边的绿电
类别:太阳能  日期:2024-1-26  来源:央视新闻  点击率:13992  打印 关闭

 

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近一半在中国,全球新能源汽车一半以上行驶在中国,全球四分之一的新增绿化面积来自中国……这些数字,都是我们绿色低碳发展的真实写照。
 

北京,在全国最大的电力交易机构里,屏幕上数字跳动之间,绿色能源加快流动,绿色低碳发展不断向前。检索全国绿色电力交易用户数量最多的地方,结果指向这样一个东部沿海省份——浙江。
 

透明玻璃能发电?屋顶秒变电站
 

当记者来到杭州时,钱塘江畔的地标性建筑杭州大会展中心正迎来开年后的首个集中施工期——大型升降机明显变多,外立面装修全面铺开。作为一个绿色建筑,它的其中一片屋顶由3300多块碲化镉光伏玻璃组成,总面积相当于一个标准足球场大小。
 

记者发现,和日常见到的蓝黑色光伏板不一样,这种光伏板乍看像透明玻璃;但凑近看,里面排布着整齐的细线,这些细线是薄膜电池,能把光变成电,从而把屋顶变成电站。
 

不过,这一片能发电的玻璃并没有出现在最早一版的设计方案里。经过反复论证和测算,为屋顶穿上透明发电外衣,最终成为既有颜值又节能的不二之选。
 

杭州大会展中心建设运营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李文星告诉记者,今年交付后,这片屋顶每年发电70多万度,相当于杭州大会展中心地下室和地上办公的照明用电量,也相当于在建筑物旁多种了3万多棵树。
 

眼下,随着一家一户的光伏安装已经逐步成熟,浙江正在从大型和公共建筑上寻找节能减排的新机遇——像商贸城、会展中心、商业写字楼等这些地方的安装量在悄然上升,年均增长率达到104.9%。浙江率先提出,鼓励分布式光伏自发自用,就地消纳。
 

在国网浙江杭州供电公司发展策划部副主任商佳宜看来,大面积的屋顶现在已经变成一种宝贵的资源,楼上发电,楼下用电,还能享受到更便宜的电价,既节能又降本。
 

海上打桩什么样?风电也有身份证
 

此时此刻,浙江新一批海上风电项目正在密集开工。
 

在这片海域上,液压锤像钉钉子一样把1500多吨、相当于1000多辆小汽车重量的风机基础钢管桩敲进海底。尽管冬天寒潮多、风浪大,但施工团队刚刚定下目标,要抢在春节前就完成首台风机的安装。
 

安装好的风机会在海上依次排开,这些看起来高大魁梧的钢铁巨人,其实有着柔软的身段——它们可以360度旋转,将呼啸的海风最大程度揽入怀抱。
 

一台10兆瓦的风机转一圈,扫风面积就有5个足球场那么大,发出的电可供一个普通家庭用56天。海上风力发电厂工程师田素可说。
 

现在,伴随绿电一并发出的还有一张绿色电力证书,简称绿证,相当于绿电的身份证海上大风车每生产1000度电,就可以申请一个绿证
 

一家海上风力发电厂绿电绿证交易主管张静告诉记者,他们的企业就刚刚完成了首批绿证交易。新能源电厂的投入一般都很大,绿证交易为他们带来了额外收入,这也增强了他们继续投资、持续开发的动力和信心。
 

绿证是个什么证?谁来卖?谁来买?
 

绿证绿色电力证书,是我国认定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和消费的唯一凭证,是落实双碳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
 

绿证的卖方是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或项目业主,买方则包括有主动减排意愿的企业、政府、社会机构或个人等。
 

一般来说,跨国公司、外向型企业、行业龙头企业购买绿证,可以证明它们的生产过程使用了相应电量的可再生能源电力,践行社会责任、提升企业形象。
 

个人购买绿证,就像参与植树造林一样是公益行为,个人可以选择购买任意可再生能源项目的绿证,助力可再生能源发展和保护绿水青山。
 

2023年,我国核发绿证超过1亿个,是2022年的近8倍,市场规模稳步扩大。绿证主要的流动轨迹是从西到东,从河北、吉林、黑龙江等能源生产大省到江苏、安徽、广东等能源消费大省。进入2024年,上海、广东、江苏等地都将绿证作为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抓手。
 

绿色低碳新机遇
 

世界屋脊上,浩渺深海中,从大自然中每产生1000度绿色电力,就带来一个绿证
 

我国有七成绿证被制造业企业买走,绿色工厂数量持续增长。
 

一扇门成了变化的见证者,短短几年,一家风机装备企业的车间大门改了好几轮,制造的风机叶片越来越长,单机容量越来越大。如今,大块头的风机,上新速度几乎赶上手机。
 

绿色新动能不断传递,孕育的投资和消费市场每年将达到十万亿元量级。冬季采暖要减排,清洁供热产业规模有望超过1万亿元;碳减排要精准测算,碳排放管理员人才缺口数十万,招聘职位数三年来增长近3倍。这片我们共同呼吸的空气里,蕴藏着绿色低碳新机遇。
 

能源从远方来身边来
 

记者调研的浙江,是全国绿电绿证购买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作为一个经济大省和资源小省,浙江正在加速乘而上、驭而行。
 

但让人很难想到的是,海岸线长度位居全国首位的浙江,五年前还看不到任何海上风机,而在短短五年里,这个数字就超过670台,总装机容量约400万千瓦。
 

此外,截至2023年底,包括屋顶光伏在内,浙江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已超过3300万千瓦,以全国1%左右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全国5%以上的光伏装机。
 

记者注意到,在浙江省能源局开年的首场会议上,多个和新能源投资建设有关的目标被放到了2024年度计划里的前面,比如建成充电桩1.5万个以上、新型储能装机150万千瓦左右,新增风电、光伏装机800万千瓦以上,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要达到43%左右等。
 

“43%左右是一个什么概念?浙江省能源局副局长俞奉庆告诉记者,这意味着可再生能源正在从原来的补充电源开始转向主力电源,浙江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推动能源从远方来身边来转变,以能源的绿色低碳发展助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俞奉庆还透露,浙江正在谋划一个大项目,依托浙江丰富的海上风电资源、优越的港口航道条件、扎实的制造业基础、强劲的科技创新和一流的营商环境等优势,打造一个集制造、总装、研发、检测、认证和运维为一体的风电母港。
 

进入2024年,不光是浙江,不少地方都在围绕绿色低碳发展加紧布局:天津推动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安徽大力培育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四川加快建设安全可靠的新型能源体系;山东想要在加快绿色低碳转型上塑造新优势;海南则提出,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
 

藏在绿证下的新机遇
 

看不见、摸不着的电,也能拥有身份证1000度可再生能源生产的电力,即可获得一张绿色电力证书2023年,全国核发超1亿个这样的身份证绿证连接起了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和消费端,生产端装备迭代升级,消费端绿色电力帮助产品打开新市场。绿色新动能,带来了发展新机遇。

 



玻璃工业网
相关新闻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玻璃工业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玻璃工业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玻璃工业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友情连接
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网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聚玻网  中国环保网  中国玻璃网  中华玻璃网  玻璃英才网  中国玻璃人才网  华夏玻璃网                                                                                                                                                                                       

主办: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            承办: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玻璃信息研究中心
电话:010-65762696            E-mail:chinaglassnet@163.com
京ICP备06011358
Copyright © 2010 itibmic.com All rights reserved玻璃工业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