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2logohttp://www.chinaglassnet.com
1902tophttp://www.chinaglassnet.com/magazine/2023323/44970.html
首 页 专题报道 热点新闻 玻璃期刊 市场动态 统计数据 企业资讯 国际动态 玻璃专利 技术交流 标准规范 政策法规 建筑玻璃 电子玻璃
上市公司 高技术玻璃 门窗幕墙 汽车/高铁 经济资讯 辅材与设备 低碳/绿色 太阳能 建筑/房地产 知识窗 会展信息 供求信息 企业黄页 关于我们
用光刻技术做屏幕,维信诺 ViP 能改变 OLED 产业格局么?
类别:电子玻璃  日期:2024-11-20  来源: 楼斌Robin  点击率:4632  打印 关闭

 

37 岁的 OLED 产业,28 岁的维信诺。作为国内 OLED 领域资历最老的屏厂,看完这期视频,相信你会对维信诺有全新的认识~

 

0/0

 

 

 

00:00/09:06

切换到横屏模式

继续播放

进度条,百分之0

播放

00:00

/

09:06

09:06

全屏

倍速播放中

0.5倍 0.75倍 1.0倍 1.5倍 2.0倍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

继续观看

用光刻技术做屏幕,维信诺 ViP 能改变 OLED 产业格局么?

观看更多

转载

用光刻技术做屏幕,维信诺 ViP 能改变 OLED 产业格局么?

微机分WekiHome已关注

分享点赞在看

已同步到看一看写下你的评论

视频详情

机圈卷到今天,OLED 屏幕已经基本覆盖主流品牌各价位段的机型。说起 OLED 哪家强,放在以前,大家都有共识,就是三星和其它。即便放到现在,国产 OLED 屏幕和三星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那为什么这些年国产手机厂商都开始抛弃三星,转而采用国产 OLED 了呢?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国产 OLED 屏幕随着这些年的技术迭代和优化,素质确实越来越高了。其次是相比三星可以有更深度的定制,一边懂用户,一边懂技术,强联合就能有好的结果。

 

回顾 OLED 产业的发展,从 1987 年邓青云发表论文开始,到现在也仅仅只发展了 37 年。而咱们国家是 1997 年在清华大学的有机光电子实验室里,点亮了第一颗 OLED 灯珠,并且在 2003 年,成功造出了第一块 OLED 屏幕。那这个实验室就是今天大家耳熟能详的维信诺的前身,其实早在 1996 年就成立了。换句话说就是 37 岁的 OLED 产业,28 岁的维信诺。这技术底蕴不言而喻了~我们再来看点实际的,这次正好有幸受邀前往合肥参加维信诺的发布会,一起跟随我的视角来看看维信诺的技术实力,相信看完后你对维信诺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发布会的内容概括起来其实就是两大块,现有的前沿技术和新一代发光材料体系 F1。现场一进去就是各种 OLED 技术应用的 Demo 展示区,双面显示、超薄面板、双向动态弯折、滑移屏、卷轴屏等等,这在之前部分手机厂商也展示过相应的概念产品,比如 OPPO 的卷轴屏,现场也放了类似小米之前的环绕屏样机。都是视觉盛宴了,随着技术的迭代和优化,这类形态各异的 OLED 屏幕的可靠性也都在不断提升,接下来就看 OEM 厂商有没有落地的想法了。

 

整个展区我最喜欢的有两块区域,一块是展示了屏幕的制作流程,右边是裸屏的诞生,从大块玻璃基板开始,通过涂胶、蒸镀等工艺,可以看到都是无人化全自动的产线。而左边就是从裸屏到整个屏幕总成的制造流程。

 

另外一块区域是维信诺的 ViP 技术,智能像素化技术。在说这个技术前我们先来简单回顾下之前 OLED 的制造工艺,在整个 OLED 面板生产中,关键的节点就是真空蒸镀。在锅里把有机材料加热升华气化,再通过掩膜版一层一层沉积到玻璃基板上,RGB 分别蒸镀一遍就是我们看到的完整像素了。而这块掩膜版属于核心部件,现场也展示了掩膜版,可以看到就是薄薄的一片,实际里面是密密麻麻的网状结构。也正是因为掩膜版的存在,导致实际生产会存在局限性。比如打孔数量的限制,这个会导致 PPI 做不高,还有张网的平整度,要保证一定的刚性不让它在蒸镀的过程中下垂,因为玻璃基板有形变,掩膜版也形变,那这误差就大了,有可能像素对位都对不准,材料都蒸错位置,那这屏幕也就做废了。

 

还有就是卡脖子的问题,因为这块掩膜版从原材料到设计制造基本都出自日本,目前还做不到完全独立自主。那么维信诺的 ViP 又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利用生产芯片的光刻技术来生产 OLED 面板,直接干掉了这块掩膜版。带来的好处就是没了像素之间的间隔,可以做高达 1700+PPI 的 OLED 屏幕。还能轻松实现更高的开口率,传统 OLED 开口率能到个 30% 几了不起了,但是基于 ViP 技术打造的 OLED 就能直接干到 69%。这样一来发光效率高了,亮度会更优秀,功耗会更可控,寿命也就上来了。并且它的封装方式类似 MicroLED,每一个像素都是独立封装,即便受到外力冲击导致部分像素点损坏,也不会影响其它区域的显示,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也就能得到提升。

 

不过 ViP 技术目前也存在难点,它的光刻流程需要经历三次,首先在玻璃基板上先蒸镀上其中一种颜色的发光材料,然后光刻保留子像素的部分,去掉剩余部分,再接着用同样的方式蒸镀剩下两种发光材料。这个工艺流程的复杂度就可想而知了,复杂的背后就是良率和成本的把控。如果能快速量产落地,那么 ViP 绝对是一个可以改变目前 OLED 产业格局的技术。最关键的是这条路线中国厂商完全可以自主独立完成。

 

然后是车载屏幕,现在随着新势力座舱的智能化,传统的 LCD 屏幕已经无法满足需求了,你像理想早就开始采用 OLED 屏幕了。那么维信诺在这方面也早有布局,目前已经开启 8.6 代线的进场,相比之前的 6 代线,玻璃基板的尺寸更大(2290x2620mm),一块玻璃就能造 88 块 14 英寸的面板。不仅能制造更大尺寸的 OLED 面板,还能降低成本。

 

除此之外还有智能分区刷新率技术,针对折叠屏可以分区控制刷新率,降低运行功耗,提升使用续航;低频无闪技术屏下 3D 人脸识别技术、透明 OLED 等等。可以看到,OLED 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应用还是非常广泛的。

 

维信诺对于如何做一块好屏思路非常清晰,就是采用更好的发光材料搭配更护眼的调光方案。发光材料的好坏直接决定屏幕的显示效果,维信诺这次发布了新一代的发光材料体系 F1。发光效率提升了 10%,器件寿命提高 22%,视角色偏改善了 50%,降低了 415-455nm 的光强度,蓝光危害改善 10%。反映到实际使用的体验,低亮度下显示更细腻,高亮度下显示更均通透。

 

针对护眼效果,除了硬件级的防蓝光外,还有屏幕的驱动方式,比如高频 PWM 调光和全 DC 调光,之前很多手机都是这两种组合方案,来覆盖全亮度下更好的护眼效果。而维信诺这次带来了 4320Hz 的超高频 PWM 调光,即便是低亮度下也有优秀的 SVM 值,保证护眼效果。还有全高频调光技术,把以往在高亮度下采用类 DC 调光的方式,也改为 PWM 调光,也就是和低亮度下保持一致,保证全亮度频闪效果的一致性,提升观看舒适度。当然,也做了全 DC 技术的开发,不同于 PWM 通过占空比调亮度,DC 调光都是通过调节电流来控制亮度,但这么做会导致在低亮度下显示均性的问题。维信诺针对 OLED 器件和 TFT 器件的设计和工艺做了优化,尽可能的去改善低亮下的显示效果。还有近期旗舰机上出现的圆偏振光护眼技术,把屏幕原本发出的线偏振光转化为和自然光一样的圆偏振光,说白了就是更接近自然光,从而达到更护眼的目的。期待后续上机后的表现~

 

有一说一,维信诺妥的是一家以技术驱动的公司,技术储备相当全面了。另外从 OLED 出货量上也能看出维信诺在市场端的反响,截至 2024 年第三季度,维信诺 AMOLED 屏幕出货量累计达 2.4 亿片,把这些屏幕连起来,足够绕地球一周。今年上半年,维信诺已经稳居手机 AMOLED 出货量全球前三,国内第二,智能穿戴 AMOLED 出货量更是全球第一!还累计获得过数十个全国首创、全球第一的奖项。不光只有技术实力,还具备商业化的能力。

 

当然,作为消费者我们只认结果就行,拿到手你的眼睛是不会骗人的。现在各家机型的屏幕混用已经成为趋势,也确实是保证稳定供应的最优解。所以做好一致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双方携手,保证用户体验,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做出更好的中国屏!好了,以上就是本期视频的全部内容,我是楼斌,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玻璃工业网
相关新闻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玻璃工业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玻璃工业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玻璃工业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友情连接
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网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聚玻网  中国环保网  中国玻璃网  中华玻璃网  玻璃英才网  中国玻璃人才网  华夏玻璃网                                                                                                                                                                                       

主办: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            承办: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玻璃信息研究中心
电话:010-65762696            E-mail:chinaglassnet@163.com
京ICP备06011358
Copyright © 2010 itibmic.com All rights reserved玻璃工业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