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紧盯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11月4日,山东能特异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能特异)董事长刘昂峰告诉记者,目前,该企业中空玻璃低钾型3A分子筛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增速已超年初预期。企业延链打造的国内首条中空玻璃全尺寸智能生产线已接到50余份订单,现已进入调试尾声阶段,将尽快向客户发货。
在山东能特异3A分子筛生产车间中控室,工作人员盯着显示屏上的数据和监控镜头,不时做着记录。无人化外包装线上,一箱箱3A分子筛产品被机械手打包码垛,等待发往欧洲。作为3A分子筛领域国内首家且唯一一家通过全球玻璃行业CEKAL认证的企业,山东能特异长期发力低钾型3A分子筛产品的优化升级,不断提升产品的性能质量。在相对湿度为10%的情况下,企业的3A分子筛产品吸附量已达160毫克/克以上,产品质量水平国际领先。企业生产革新部经理郭传旭向记者解释,3A分子筛应用于中空玻璃间隔条中,可吸附中空玻璃空腔中的水分,使空腔内长期保持干燥。山东能特异参与了GB/T 10504-2017《3A分子筛》的起草制定,将3A分子筛作为中空玻璃专用干燥剂进行推广,改变了传统玻璃行业以氯化钙为干燥剂容易引起中空玻璃质量差、寿命短、耗能高的局面,提高了中空玻璃的节能效果,将中空玻璃使用寿命从15年延长至30年。
优异的性能使山东能特异的3A分子筛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逐年扩大。2023年,山东能特异3A分子筛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为78.04%,在国际市场占有率为31.5%。今年截至目前,山东能特异3A分子筛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80%,在国际市场占有率超过35%,增长速度超出年初预期。“去年3A分子筛产品销售额为1.7亿元左右。今年从目前销售情况看,预计可增长20%左右。”刘昂峰告诉记者,企业现在执行“同线同标同质”的“三同”标准,在国内和国际贸易中销售的山东能特异3A分子筛产品,在同一条生产线上生产,遵循相同标准,具备相同品质。这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企业品牌信誉度,增强消费者信心,也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形成新的优势。
面对3A分子筛逐年增长的市场份额,山东能特异并未停止科技创新的脚步。刘昂峰向记者介绍,今年8月1日,企业研发下线的国内首条中空玻璃全尺寸智能生产线,采用最新的填封式间隔条成框工艺和智能材料计算系统,解决了填封式间隔条从拆箱上料到涂布前用工多、效率低、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实现了更加精准高效的整体生产流程。其中,中空玻璃暖边间隔条的折弯加工设备为企业自主研发,运用企业核心技术,可将壁厚仅为0.1毫米的不锈钢间隔条快速折弯定型、精准自由裁切,大幅提高了下游企业中空玻璃的生产效率,减少因二次加工失败导致的返工率,降低了下游企业的人工成本。
每一款新产品、新设备的推出,都并非一帆风顺。刘昂峰向记者透露,该生产线上的中空玻璃暖边间隔条项目一开始是模仿传统工艺步骤,将密封胶涂到不锈钢间隔条上再进行后续加工。然而,由于无人化设备运行速度快,在向中空玻璃涂密封胶的过程中,间隔条在旋转时容易被折断,还容易产生摆动,无法按规定尺寸并拢到中空玻璃上去。“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果断推翻了之前的方案,开始研发新方案。”刘昂峰说,在产品质量上精益求精是企业的不懈追求。经不断改进,企业确定了新工艺,将密封胶涂到中空玻璃上,在并拢时让玻璃旋转取代间隔条旋转,解决了工艺尺寸的精度问题。
技术问题的解决,离不开研发团队的努力。“我们一直将科技创新看作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刘昂峰告诉记者,目前,企业拥有一支200余人的研发团队,研发投入逐年增长,今年已达4000万元左右。下一步,山东能特异将向研发门窗智能生产线迈进,延链开拓新前景、新市场。
从3A分子筛到中空玻璃全尺寸智能生产线,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筛”出新优势,链就新前景,山东能特异一直在路上。
玻璃工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