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2logohttp://www.chinaglassnet.com
1902tophttp://www.chinaglassnet.com/magazine/2023323/44970.html
首 页 专题报道 热点新闻 玻璃期刊 市场动态 统计数据 企业资讯 国际动态 玻璃专利 技术交流 标准规范 政策法规 建筑玻璃 电子玻璃
上市公司 高技术玻璃 门窗幕墙 汽车/高铁 经济资讯 辅材与设备 低碳/绿色 太阳能 建筑/房地产 知识窗 会展信息 供求信息 企业黄页 关于我们
传统LED有望触底复苏,看好Mini LED持续渗透
类别:电子玻璃  日期:2023-3-20  来源:金融界  点击率:5796  打印 关闭

 

2022年局部疫情反复,同时部分国家地区宏观经济承压影响终端需求,传统LED景气度相对低迷。展望2023年,疫情影响有望逐步减小,经济复苏为长期趋势,我们预计LED行业景气度有望同比改善,其中国内修复显著,海外增速趋缓。我们看好中国台湾、大陆厂商在Mini/Micro LED领域的发展机会,Mini/Micro LED技术为显示领域带来的革命性变化及为MiniLED产业链带来的增长机会。

 

▍厂商数据:

 

2023年1月,宏观经济不景气、消费电子市场需求低迷导致传统LED行业整体表现平平,而车用LED市场仍然旺盛,Mini LED也带来了增长动力。23年1月厂商营收情况各有不同:中游封装厂亿光营收同比下降24.44%,主因是消费电子市场不旺、库存去化压力大和春节假期影响,公司对23年营收持谨慎态度;台表科营收同比下降59.93%,主因是下游需求低迷、春节假期和季节性影响,公司预计全年营收只能维持低个位数的增长;富采营收同比下降58.06%,主因是中国大陆疫情延续、消费电子需求不振以及蓝光LED与四元LED需求同时减少等因素影响;Micro LED龙头镎创营收同比上升41.83%,受益于Micro LED下游需求增加,实现逆势增长,并有望保持增长势头,公司预计最快年内就能盈利;主要生产LED车灯照明的联嘉光电营收环比上升57.57%,23年公司美国厂、中国台湾厂分别有3/2款新车量产的计划,我们预计公司营收将持续改善;主要生产LED车灯模块的丽清营收同比下降10.68%,主要受春节假期和局部疫情影响。目前公司观音厂正在扩大产能,并且订单量不断增加。公司预计将持续提供营运动能。

 

目前,虽有短期需求疲弱及出货节奏调整,但整体看,上游原材料供给压力缓解,全球经济长期复苏趋势不改,料将促进各公司业绩回暖,往后有望长期受益于Mini/Micro LED领域带来的发展机会,我们看好后续Mini LED实现规模商用带来的增长契机。

 

▍海内外市场动态:

 

国内,美东时间1月5日,雷鸟创新在2023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展览会上推出新一代双目全彩Micro LED光波导AR眼镜雷鸟X2。我们看好Micro LED在可穿戴领域的应用前景及龙头厂商布局。国外,1月26日,爱思强发布新闻稿,向市场推出首款Micro LED全自动生产平台——G10-AsP,极大提升均匀性和缺陷水平。随Micro LED产业链持续扩产,相关MOCVD厂商有望直接受益。

 

▍投资结论:传统LED来看,2022年景气度相对低迷,2023年有望同比改善。

 

2022年疫情反复,同时部分国家地区宏观经济承压影响终端需求,传统LED景气度相对低迷。展望2023年,疫情影响有望逐步减小,经济复苏为长期趋势,我们预计LED行业景气度有望同比改善,其中国内修复显著,海外增速趋缓。

 

Mini LED来看,2021年Mini LED进入商用元年,直显方面承接小间距升级需求,背光领域在高端中大尺寸市场渗透,全年直显放量快于背光。背光方面,2021年北美大客户搭载Mini LED背光的产品引领中尺寸渗透率至2%,晶电、隆达等中国台湾厂商有望受益于供应链带来的增长机会,部分中国大陆厂商有望逐步导入。大尺寸主要由韩国客户引领,据TrendForce,2021年Mini LED TV出货量达210万台,其中三星出货约150万台;2021年TCL电子、华为等也陆续推出Mini LED背光新品,并出货万台量级。中国大陆相关厂商有望充分受益。

 

2022年起,Mini LED走向亲民。我们预计2023年显示行业触底复苏下有望持续渗透。直显方面,Mini LED产业链成本年降幅度超20%。我们预计2023年景气复苏下Mini直显有望持续渗透;背光方面,群智咨询统计2022年全球Mini LED TV出货量约210/320万台,并预计2023年出货400万台;DSCC预计2022年平板/笔电的Mini LED面板出货量分别达970万台/500万台,并同比+80%/+150%。并预计23年笔电渗透率有望从3.4%提升至4.7%。但是车用Mini LED背光在22元开始商用化,并据Trendforce预测,在22~24元期间出货量约14/45/100万片。

 

中长期来看,Mini LED料将受益工艺成熟及成本下降持续向电视/笔电/Pad/车载/电竞显示器中高端渗透,迎来加速期,据DSCC预测,Mini LED背光面板出货量有望从2022年的1800万片提升至2026年的3700万片以上;同时Micro LED也有望自可穿戴领域崭露头角。

 

2022年起,Mini LED走向亲民。我们预计2023年显示行业触底复苏下有望持续渗透。直显方面,Mini LED产业链成本年降幅度超20%。我们预计2023年景气复苏下Mini直显有望持续渗透;背光方面,群智咨询统计2022年全球Mini LED TV出货量约210/320万台,并预计2023年出货400万台;DSCC预计2022年平板/笔电的Mini LED面板出货量分别达970万台/500万台,并同比+80%/+150%。并预计23年笔电渗透率有望从3.4%提升至4.7%。但是车用Mini LED背光在22元开始商用化,并据Trendforce预测,在22~24元期间出货量约14/45/100万片。中长期来看,Mini LED料将受益工艺成熟及成本下降持续向电视/笔电/Pad/车载/电竞显示器中高端渗透,迎来加速期,据DSCC预测,Mini LED背光面板出货量有望从2022年的1800万片提升至2026年的3700万片以上;同时Micro LED也有望自可穿戴领域崭露头角。

 

我们看好中国台湾、大陆厂商在Mini/Micro LED领域的发展机会,Mini/Micro LED技术为显示领域带来的革命性变化及为MiniLED产业链带来的增长机会。

 

▍风险因素:

 

局部疫情反复致下游需求疲弱,芯片价格持续下跌;LED产能过剩;国际贸易摩擦风险;新技术研发进展缓慢。

 

深天马:2022年扭亏为盈,车载MiniLED产品已量产

 

深天马发布2022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受宏观经济和显示行业供需关系影响,在智能手机、IT 等电子消费品显示领域需求量和价格均出现明显下滑的情况下,深天马全年实现营收314.47亿元,同比下降6.87%;实现归母净利润1.13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从销售区域来看,报告期内,深天马加大了国外市场业务的经营,营收达128.55亿元,占营收比重从2021年的28.96%上升到40.88%,毛利率为15.53%,同比上升5.31%。另一方面,国内市场营收有所下滑,为185.93亿元,占营收比重从2021年的71.04%下降到59.12%,毛利率也下滑了1.84%,为11.10%。

 

深天马表示,2022年,公司持续深耕中小尺寸显示领域,将手机显示、车载显示作为核心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在车载前装和车载仪表、LTPS 智能机、工业品、刚性 OLED 智能穿戴等显示市场出货量份额均位于前列,并在医疗、智能家居、工业手持、人机交互等多个细分市场持续保持领先。

 

而在核心业务车载显示方面,深天马不断优化现有方案,并积极探索前沿技术,根据市场和客户需求聚焦车载 MiniLED、可调隐私显示技术、视听隐私技术、BaldrSys(head up display 抬头显示)技术、极致窄边框技术、沉浸式座舱体验INVISIBLE(隐藏式显示)技术等。目前,深天马的车载MiniLED产品进入量产阶段,赋能车载新业务板块发展。

 

针对车载业务的发展,报告期内,深天马在安徽芜湖投资增设了车载显示研发中心,聚焦车载显示复杂模组的研发,进一步提升公司车载领域的研发应用实力。

 

除投建车显研发中心外,在"2+1+N"的战略规划下,2022年,深天马联合相关合作方投建研发和量产项目。

 

报告期内,深天马分别在厦门合资投资330亿元建设一条G8.6新型显示面板生产线、在芜湖合资投资80亿元建设新型显示模组生产线,将更好地助力公司业务的持续开拓;在厦门合资投资11亿元建设一条从巨量转移到显示模组的全制程Micro LED试验线。

 

目前,深天马的G8.6代产线线项目已开工,预计2024年底投产、芜湖产线项目在去年11月已正式开工,Micro LED项目则已成立相关项目公司。

 

据深天马介绍,公司已形成包含无源、a-SiTFT-LCD、LTPSTFT-LCD、IGZO、AMOLED、Micro LED的中小尺寸全领域主流显示技术布局。拥有从第2代至第6代TFT-LCD(含a-Si、LTPS)产线、第5.5代AMOLED产线、第6代AMOLED产线以及TN、STN产线。

 

展望2023年,深天马表示,将继续坚持"2+1+N"战略,在手机显示领域保持稳定发展;在车载显示领域,重点发力新能源汽车业务和中国市场,力争在车载LTPS、车载大屏业务快速增长,提高车载MiniLED产品竞争力,并布局OLED资源;IT 显示业务领域,则以现有LTPS平板、笔电业务为依托,持续加大市场和客户开拓力度以及技术研发。

 

同时,深天马将深耕利基市场,如医疗、智能家居等细分领域,并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和新兴应用领域。

 

瑞丰光电:预计今年Mini LED应用市场会对传统背光市场进入新一轮渗透期

 

瑞丰光电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随着行业内各公司持续对产品及解决方案进行优化,进一步提升产品良品率及生产效率对 Mini LED 的不断降本,预计2023年Mini LED的整体应用市场也会对传统背光市场进入新一轮的渗透期。其中在大尺寸显示终端、笔记本电脑、车载应用、VR 产品会较去年有一定的增长。

 

其指出,公司对汽车市场十分重视,在 Mini LED方面可以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车规级交互式 Mini LED显示屏尾灯、具备智能化场景的动态车标、2000nit 超高亮度的中控屏等应用产品。公司同时在不断深化车用LED布局,目前子公司主营业务已包含汽车 LED 灯具、汽车零部

 

件、汽车照明系统、汽车制动系统、汽车转向系统等。此举可以整合优势资源,更好地拓展行业发展机会,增加公司的车用行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在激光业务方面,瑞丰光电子公司中科创的 RGB 激光放映系统从设计之初便为高端影院量身打造,拥有一整套全球首创嵌入式直接耦合激光专利技术。独创的嵌入式直接耦合激光专利作为全球首创,引领了行业激光产品的设计方向。激光光源作为新一代光源,比传统氙灯放映只能还原人眼所能识别自然色的“33%”,激光放映能识别自然色的“90%”以上。在亮度方面,光焦点处的辐射亮度比普通光源高 100~1000 倍。在对比度方面,激光光源发射光谱为线谱,输出光谱宽度不到 1nm,狭窄的光谱宽度使得色纯度接近 100%,因而色彩分辨率高,色彩饱和度为传统显示的 100 倍以上。

 

中科创嵌入式直接耦合激光技术采用了集成度更高的工业设计,对比传统激光技术的优势做到了功耗更小、更安全、更美观。产品同时还具备更加精准的自动白平衡功能,自动白平衡功能的优点是功率调整过程中色彩不发生漂移、设备发生异常时的自我白平衡校准、不同功率的精准线性调节,结合云平台数据管理彻底解决了激光光源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偏色的问题,保证放映质量。

 

在当下激光放映时代,基于中科创激光在行业领先的优势,公司已与万达形成合作。目前多家万达影院已升级为中科创 RGB 激光放映系统,为影迷们造出更加强烈的观影真实感。

 

对于电子纸市场发展,瑞丰光电表示, 电子书的电子纸产品是“双碳”目标的解决方案之一,电子纸低电量消耗的优点天然响应了国家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中和的工作。同时,中国在教育信息化中投入的经费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随着电子纸技术逐渐成熟,电子纸屏幕有望逐步扩大其在智慧教育显示设备中的应用空间,为更多青少年减负和改善视力。

 

市场规模方面,根据 ePaper Insight 统计数据显示,2021 年全球电子纸整机市场出货数量约 1.8 亿台(片),使得近 5 年来,其出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 CAGR 高达 40%以上,至 2025 年全球电子纸整机市场规模将有望超 110 亿美元。




玻璃工业网
相关新闻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玻璃工业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玻璃工业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玻璃工业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友情连接
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网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聚玻网  中国环保网  中国玻璃网  中华玻璃网  玻璃英才网  中国玻璃人才网  华夏玻璃网                                                                                                                                                                                       

主办: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            承办: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玻璃信息研究中心
电话:010-65762696            E-mail:chinaglassnet@163.com
京ICP备06011358
Copyright © 2010 itibmic.com All rights reserved玻璃工业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