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玻璃行业从进口依赖成长为全球引领。据福莱特招股说明书,我国光伏玻璃发展总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6 年之前),由于光伏玻璃行业进入门槛较高以及市场需求量较少,国内光伏玻璃产品尚未实现产业化,当时光伏玻璃市场基本由法国圣戈班、英国皮尔金顿(后 被板硝子收购)、日本旭硝子、日本板硝子四家外国公司垄断,国内光伏 组件企业完全依赖进口光伏玻璃进行生产,光伏玻璃进口价格高达80元/m²。
第二阶段(2006-2012 年),随着 2006年6 月福莱特外购第一 条100 t/d光伏玻璃生产线以及同年10月南玻第一条250t/d光伏玻璃产线顺利点火,光伏玻璃被四家外国公司垄断的格局被打破,也标志着中国企业正式进入光伏玻璃市场。此阶段光伏需求仍以国外为主,而国内光伏玻璃市占率快速提升,据产业信息网,2012年中国光伏玻璃产量 占全球份额达67.5%。第三阶段(2013 年-至今),随着国内光伏行业补贴逐渐退坡,且度电成本不断降低,光伏逐渐实现平价上网,国内光伏新增装机量快速增长。在此背景下,国内光伏玻璃行业份额进一步提升, 据产业信息网,2019年中国光伏玻璃产量占比已达85.6%。
政策有条件放开,国内产能进入新一轮扩张期。2018年工信部发布的《关于印发钢铁水泥玻璃行业产能臵换实施办法的通知》,将光伏压延玻璃列入到产能臵换政策之中。在 20 年 1 月的《水泥玻璃产能臵换办法回答》 以及20年10月的《关于征求水泥玻璃行业产能臵换实施办法(修订稿)》, 继续明确产能臵换实施办法也适用于光伏玻璃新建项目。在 18-20年中, 光伏玻璃产能扩张受到压制,导致 20 年供给端开始出现短缺,价格大 幅上涨。20 年 11 月,隆基、天合光能、晶科、晶澳、阿特斯、东方日升6家光伏企业联合呼吁放开对光伏玻璃产能扩张的限制。21年7月,工信部发布《水泥玻璃行业产能臵换实施办法》,明确光伏压延玻璃可不 制定产能臵换方案,但仍需召开听证会。这意味着光伏玻璃产能政策有 条件放开,行业进入新一轮产能扩张期。我们预计 2022/2023 年光伏玻璃有效产能达5.75/8.49万t/d。国内光伏玻璃产能投放加速,根据卓创资讯数据,截至 21 年末,国内光伏玻璃(含压延+浮法)在产产能达 43760 t/d,较20年末增长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