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2logohttp://www.chinaglassnet.com
1902tophttp://www.chinaglassnet.com/magazine/2023323/44970.html
首 页 专题报道 热点新闻 玻璃期刊 市场动态 统计数据 企业资讯 国际动态 玻璃专利 技术交流 标准规范 政策法规 建筑玻璃 电子玻璃
上市公司 高技术玻璃 门窗幕墙 汽车/高铁 经济资讯 辅材与设备 低碳/绿色 太阳能 建筑/房地产 知识窗 会展信息 供求信息 企业黄页 关于我们
大力推进风光倍增计划!浙江杭州1-10月新增光伏装机658MW
类别:太阳能  日期:2022-11-30  来源:钱江晚报  点击率:3120  打印 关闭

 

11月28日,有27000余块光伏电板的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光伏电站正式启用,这座浙江省容量最大的单体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每年可产生740万度“绿”电,相当于2900多户普通居民一年的用电。

 

杭州大力实施光伏倍增计划,积极推进各类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推进“光伏+”工程,依托数字化手段,促进光伏产业迭代升级。截至10月31日,全域新增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65.8万千瓦,达到196.3万千瓦,位于全省前列。

 

集中+分布式,“光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6月30日,在淳安县中洲镇漳村毛山岗集中式农光互补项目施工现场,随着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合上开关,全省在建最大山地光伏项目实现阶段性并网,并网容量400千瓦,占项目总容量的千分之一,主要用于项目后续施工、建设及办公用电。

 

杭州全域丘陵山地面积占比大,太阳能资源禀赋较为贫乏,仅优于四川、贵州部分地区。为此,杭州不放过每一块土地、每一寸屋顶,在山地、农田、渔场地大力发展集中式光伏项目,在城市屋顶全面开发分布式光伏项目。

 

目前,杭州在建集中式光伏项目3项,分别是淳安县中洲镇樟村农光互补项目、浙江大唐万市农业林业光伏生态产业园项目以及淳安汾口车厘子光伏大棚农光互补项目,共计16.5 万千瓦,均为农光互补光伏项目。上层建光伏板,下层养鱼种植农作物,“光伏”和“共富”协调发展,成为杭州推动“共同富裕”的生动实践之一。

 

“杭州光伏发展整体呈现两大特点,一方面分布式光伏是杭州光伏发展的主要形式,另一方面工业光伏是现状绝对主力,建筑、交通光伏未来发展迅速。”据国网杭州供电公司三级专家、电网规划管理专职杨翾介绍,截止10月31日,当前杭州全域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容量179.3万千瓦,占光伏装机总容量的90%以上,城市建筑物屋顶是当下杭州分布式光伏发展的主战场。

 

在滨江,阿里巴巴园区10万千瓦的光伏“屋顶”每年可提供约92.8万千瓦时绿电;在临安,青山湖科技城的杭州瑞东机械有限公司,24万千瓦的光伏电站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就帮助企业节省了4万余元电费;在萧山,欣美电气公司“屋顶”通过建设“光储充”一体化建设,获得了浙江省首张企业“碳中和”证书……用好每一块屋顶,以新能源为主体的大都市级绿色低碳能源体系在杭州正在加快形成。

 

数字+电网,“阳光”也需要KPI绩效激励

 

“杭州东站光伏电站的光伏等效利用系数从2015年开始持续下降,从61%衰减至31%,能效水平严重低下。”

 

11月23日,杭州能源大数据评价与应用研究中心工作人员通过《杭州光伏运行监测分析与发展能效档案》模块,对这个2013年6月投运的亚洲最大公共建筑屋顶光伏项目进行能效诊断和分析,发现该项目经过改造,光伏的年利用小时数可从514小时提高至1100小时,每年可多发约595万千瓦时的绿电,助力减排约3150吨二氧化碳。

 

“光伏发展已进入‘量质并重’的阶段。这份档案全面分析了当前杭州光伏的效能水平,用数字化的手段筛选出效能低下的项目,为下阶段制定相关政策细则提供了参考。”杭州市发改委能源处刘爱新处长评价。

 

有了清洁绿色的光伏电,如何100%消纳并输送到千家万户,也是决定光伏发展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

 

为此杭州电网以数字化牵引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在杭州钱塘打造多能互补零碳柔直示范工程,让光伏、风力驶上电网“高速路”;在富阳投运世界首套低频输电示范项目亭山变单端,大幅提升杭州电网承载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研发光伏智能运维平台、投运“边缘计算”的光伏电站自治终端,实现光伏电站最优治理等等,都为光伏高效消纳提供了答案。

 

截至目前,杭州全域196万千瓦光伏发电效能不断提升。截至10月31日,全年共计发电量1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2%。

 



玻璃工业网
相关新闻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玻璃工业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玻璃工业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玻璃工业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友情连接
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网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聚玻网  中国环保网  中国玻璃网  中华玻璃网  玻璃英才网  中国玻璃人才网  华夏玻璃网                                                                                                                                                                                       

主办: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            承办: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玻璃信息研究中心
电话:010-65762696            E-mail:chinaglassnet@163.com
京ICP备06011358
Copyright © 2010 itibmic.com All rights reserved玻璃工业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