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2logohttp://www.chinaglassnet.com
1902tophttp://www.chinaglassnet.com/magazine/2023323/44970.html
首 页 专题报道 热点新闻 玻璃期刊 市场动态 统计数据 企业资讯 国际动态 玻璃专利 技术交流 标准规范 政策法规 建筑玻璃 电子玻璃
上市公司 高技术玻璃 门窗幕墙 汽车/高铁 经济资讯 辅材与设备 低碳/绿色 太阳能 建筑/房地产 知识窗 会展信息 供求信息 企业黄页 关于我们
玻璃市场上半年快速回暖下半年将探新高
类别:市场动态  日期:2021-7-20  来源:中国建材报  点击率:25548  打印 关闭



今年1至5月,期房销售面积累计58887.8万平方米,同比增加39.48%。尽管此数据有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低基数效应,全年期房销售面积增幅仍不可低估。期房销售到完工交房,常规周期在半年至一年,作为受合同约束的市场行为,房地产领域对竣工端大宗商品需求在下半年至明年上半年将维持刚性。在供求矛盾得不到改观的情况下,生产成本已经不能为玻璃原片价格走向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从供需态势在库存端的表现看,难以排除浮法原片价格在7至9月的季节性旺季再探新高的可能性,预期将推动玻璃价格创出极端高价。


玻璃现货行情回顾


2020年的玻璃行情,回头看来似乎有着房地产竣工周期需求坚挺价格高涨的必然性。然而事非经过不知难,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年初玻璃价格惊险跳水,价格冰点时玻璃市场上下游的绝望和紧张难以言表。价格大跌后快速回升,然后创新高。伴随着价格上升的是库存持续下降,市场在9月高位略有犹豫,10月价格重回涨势并延续到12月。


玻璃现货2021年上半年行情回顾。


第一阶段:淡季累库价格回调,需求方积极补库推动价格回升。

在淡季累库及调控预期的影响下,玻璃现货的回调在1月中旬探至1800元一线;下游贸易商及终端加工商普遍低库存,部分企业的保价移库策略得到响应,久违的低价格引发下游主动补库;春节过后,下游需求启动,现货价格快速回暖。


第二阶段:市场预期波动,现货涨势不停。


3月中下旬市场对中下游持续补库后的库存情况有所担忧,玻璃原片企业库存总体维持低位运行给了市场信心。在竣工需求持续向好预期的推动下,尽管现货涨势有所放缓,但没有停止上行的脚步。现货小碎步攀升的态势延续至4月中旬,然后在下游需求持续旺盛的推动下迅猛拉升,5月中旬创出新高2760元/吨。


第三阶段:不惧高位回调,现货再攀新高。


5月中下旬大宗商品价格趋势性回落,玻璃现货价格也随之回调。尽管部分加工商对行情有不同看法,价格短暂回调后还是引发了实际需求方的补库,现货价格再度拉升,并于6月末初7月初创出现货价格新高。


玻璃期货价格走势


玻璃期货于2012年12月3日在郑商所上市。上市初期市场交投活跃,一度冲高至1600元上方,随后开启漫漫跌势。玻璃期货主力合约在2015年年中一度创出803元/吨的历史低点。玻璃期货在历史性的底部企稳回升,随后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了它长期向上的走势。2020年三季度玻璃期货价格突破原有盘整区间,创出1968元的历史新高。主力换月前后行情短暂调整,10月至12月延续了原有涨势。


2021年上半年玻璃期货盘面保持升势,累计涨幅52.66%。春节前期货盘面从1800元/吨下方的绝对低位快速拉升,期货套保和现货备货行情共振,涨势延续至3月中旬。市场对中下游库存水平的担忧延缓了期货盘面涨势,震荡行情延续至4月初。随后市场对中下游经营状况的担心逐步得到修正,期货盘面持续攀升向现货靠拢并再度升水,体现了市场的房地产竣工需求预期。盘面于5月中旬创出历史新高2945元/吨,随后在大宗商品整体回调氛围中高位回落,但很快又在低位回补和逢低买盘的共同推动下走稳,7月上旬行情再度测试前高。


浮法玻璃生产供应分析


(一)玻璃总产能稳定增加,增速放缓


2015年至2020年,浮法玻璃产能从123330万重量箱上升至140238万重量箱,从统计数据看是一个产能稳步增加的过程。在总产能增加的过程中伴随着旧装置旧工艺的淘汰升级改造产能兼并重组及新产能在合理区位的重新分布。实际在产产能在应对各种变化中曲折前行。2020年是浮法玻璃装置新增投产大年,全年累计新增产能4829万重量箱,投产时间主要集中在三四季度。根据以往投产的大小年规律,2021年浮法玻璃新投产速度将明显放缓,预计2021年年末浮法玻璃总产能141500万重量箱,稳定在全球产能的60%左右。


(二)在产产能受到合理控制,绝对增量有限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变并在持续影响着玻璃产业结构。玻璃在产产能受到严控,2017年年末玻璃在产产能较前一年同期出现了10028万重量箱的显著下降,其中部分是装置年末技术改造集中冷修,部分是因环保不达标等问题被永久关停。2017年11月,邢台借力排污许可证核发关停环保不达标在产产线,当年共关停沙河地区9条浮法生产线,占全国浮法玻璃在产产能4%。2020年年初,玻璃行业一片萧条,沙河地区再度扛起玻璃去产能的大旗。4月7日,沙河市委、市政府印发的《沙河市化解玻璃产能实施方案》开启了沙河新一年的去产能工作。通过设立去产能基金的方式,共停产浮法玻璃生产线5条,压延玻璃生产线3条。该市在产浮法玻璃生产线剩下19条、压延玻璃生产线剩1条,比高峰期的40多条平板玻璃生产线削减超50%。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全国浮法玻璃生产线共计306条,在产263条,日熔量共计173425吨,环比上月增加3150吨/日,同比增加10.71%。


(三)浮法玻璃实际产量温和变化,上半年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


2021年1至5月,浮法玻璃累计产量44138万重量箱,其中5月份产量9250万重量箱,超过2018年10月9072万重量箱,创出月度产量新的历史纪录。尽管6月在产产能环比5月有一定增量,由于6月份比5月份少一个日历日,5月份的月度产量纪录短期难被突破。


玻璃进出口情况分析


(一)玻璃进口量逐年增加,出口量逐年减少


2017年至2019年,随着国内玻璃需求的增长及价格中枢的上移,我国对外出口量逐年下滑,同时进口量逐年增加。2020年延续了之前几年的变化态势。2020年1月至12月我国浮法玻璃累计进口量为559805.694吨,同比增加39.1%;累计进口金额为67351.25万美元,累计进口均价为1203.118美元/吨。2020年1月至12月我国浮法玻璃出口总量421842.62吨,同比减少36.57%;出口总金额284768620美元,同比减少4.64%。预计2021年国内需求将继续带动进口量增加至1400 万重量箱,而出口量将进一步下滑至700万重量箱。


(二)中国将蝉联玻璃净进口国


随着国内玻璃需求的旺盛,国内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玻璃生产地和消费地,2020年历史性地从玻璃净出口国成为净进口国。


2021年1月至5月,中国浮法玻璃进口量470.2万重量箱,同期出口量为312万重量箱,净进口158.2万重量箱。预计进口大于出口的趋势将在下半年继续延续,今年我国大概率继续是玻璃的净进口国。国内价格将更多受国内供求关系调整,进出口对国内价格体系的影响力度将变小,国际价格受中国需求引领的态势将更加突出。


玻璃需求情况分析


平板玻璃主要用于建筑领域、汽车行业、光伏、电子行业及包括制镜家具在内的生活装饰行业等,基于2020年同期的低基数,2021年上半年这些行业需求同比都有爆发式增长,房地产竣工周期推升玻璃需求。

玻璃应用于房地产建设的后周期,封顶之后竣工验收之前,和房地产市场运行状况息息相关。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20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7608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6%。商品房销售额173613亿元增长8.7%。尽管年初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房地产市场迅速摆脱不利局面,仍保持稳中向好态势。


2021年1月至5月,商品房销售面积6638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6.3%;比2019年1月至5月份增长19.6%,两年平均增长9.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39.0%,办公楼销售面积增长10.5%,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增长8.2%。商品房销售额70534亿元,增长52.4%;比2019年1月至5月增长36.2%,两年平均增长16.7%。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56.5%,办公楼销售额增长24.9%,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增长10.3%。


1月至5月,东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2838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2.5%;销售额41511亿元,增长61.8%。中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18003万平方米,增长41.3%;销售额13760亿元,增长55.3%。西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17890万平方米,增长24.9%;销售额13497亿元,增长31.0%。东北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2106万平方米,增长22.2%;销售额1766亿元,增长22.3%。

玻璃需求的最大驱动仍来自于房地产竣工端。据国家统计局,2021年1月至5月期房销售面积累计58887.8万平方米,同比增加39.48%。尽管此数据有疫情期间的低基数效应,全年期房销售面积增幅仍不可低估。期房销售到完工交房常规周期在半年至一年,作为受合同约束的市场行为,房地产领域对竣工端大宗商品需求在下半年至明年上半年将维持刚性。


对于更长时间周期的房地产市场,将呈现如下特点:全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增城镇人口带来的住房需求将继续发力;改善型住房需求占比高位稳定;老旧小区改造效应显现,拆迁改造住房需求将有明显回落。总和效应是房地产新开工增量从高位缓慢回落,然后在相当长时段保持平稳。


玻璃库存变化分析及预测


玻璃液熔化温度在1400℃以上,保持炉温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对降低生产成本是极为关键的,玻璃熔窑点火启动后在寿命范围内若非不得已不会轻易冷修。相对于生产的稳定连续,玻璃行业需求呈现明显的淡旺季特点,两者叠加的效果是玻璃的库存呈现显著的淡旺季特征。玻璃库存高点一般在一季度末,库存低点往往在年底。


(一)2020年年末玻璃企业库存为有记录以来新低水平


2015年至2016年玻璃厂家库存在一季度累积至历史天量水平,可以看作玻璃企业在亏损边缘的自救行为。在当时的价格水平下,玻璃企业与其亏本甩货,不如囤货待涨。幸运的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了玻璃行业生机与活力,行业盈利状况在2016年明显改善,2017年年初玻璃企业放弃主动累库存模式及贸易商冬储意向提升的共同作用下,当年一季度厂家库存数年来的同期低位。2018年至2019年一季度玻璃企业开始有主动累库存的动作,库存量较2017年逐年提升。


2020年玻璃企业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厂家库存变化是较为极端的一年。1月末玻璃库存较过去3年的当期平均水平上了个台阶,但低于2015年及2016年同期。2月库存累至12034.4万重量箱的历史天量,3月库存进一步增加至13745.3万重量箱新高。高库存对生产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形成剧烈冲击,企业不得已降价去库存,但下游需求未启动,库存去化速度缓慢,4月末库存与2月末持平。随着下游需求的逐步恢复尤其是房地产的复工进程加快,5月玻璃库存开始明显下降。库存下降态势在以后月份得到延续,2020年年末库存跌破3000万重量箱关口,2153万重量箱的库存水平为有记录以来新低。


(二)2021年玻璃生产企业库存有望维持低位运行


2021年上半年玻璃生产企业库存未能有效累积始终保持低位运行,成为玻璃价格攀升支撑力量的外在表征。5月末玻璃生产企业库存创出新低2293万重量箱,仅略高于2020年年末水平。尽管6月玻璃生产企业库存有所回升,从库存季节性变化的角度看下半年仍是去库周期,玻璃企业低库存状况使得库存去无可去,玻璃生产企业库存再创历史新低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2021年度玻璃供需平衡解析


产量延续增长态势,产量增速快于产能投放速度。2020年是浮法玻璃装置产能置换新增投产大年,全年累计新增在产产能4829万重量箱,投产时间主要集中在三四季度。预计2021年年末浮法玻璃总产能141500万重量箱,稳定在全球产能的60%左右。


浮法玻璃产能置换投放带来的产量增加在2021年有更明显体现,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装置投放时间在年末较为集中;二是2020年年初玻璃装置冷修复产高峰之后的复产点火高峰到来,经过检修窑炉整体运行状况有较大程度改善,计划外检修将明显减少,产能利用率将处于近年来较高水平。


房地产竣工需求支撑玻璃价格表现。正如前述,玻璃需求的最大驱动仍来自于房地产竣工端,数据分析表明,房地产领域对竣工端大宗商品需求在下半年至明年上半年将维持刚性。


库存延续低位运行,国内供需缺口由进口补充。2021年1月至5月,中国浮法玻璃进口量470.2万重量箱,同期出口量为312万重量箱,净进口158.2万重量箱。预计进口大于出口的趋势将在下半年继续延续,2021年中国大概率继续是玻璃的净进口国。国内价格将更多受国内供求关系调整,进出口对国内价格体系的影响力度将变小,国际价格受中国需求引领的态势将更加突出。

 






玻璃工业网
相关新闻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玻璃工业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玻璃工业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玻璃工业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友情连接
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网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聚玻网  中国环保网  中国玻璃网  中华玻璃网  玻璃英才网  中国玻璃人才网  华夏玻璃网                                                                                                                                                                                       

主办: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            承办: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玻璃信息研究中心
电话:010-65762696            E-mail:chinaglassnet@163.com
京ICP备06011358
Copyright © 2010 itibmic.com All rights reserved玻璃工业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