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海螺集团、华新水泥、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东华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秦皇岛玻璃工业研究设计院、咸宁南玻光电玻璃有限公司等23个研发团队揭榜
自9月发布首批全国建材行业重大科技攻关“揭榜挂帅”项目榜单后,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12月24日再次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项目揭榜单位。
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分别牵头组成的23个研发团队和挂帅负责人承担首批全国建材行业重大科技攻关“揭榜挂帅”项目(详细名单附后),标志着全国建材行业重大科技攻关“揭榜挂帅”项目进入研发阶段。
新型低碳胶凝材料研发与示范应用、新型固碳胶凝材料制备及工业窑炉尾气二氧化碳材料化利用关键技术两项任务揭榜者最多,各有4个研发团队成为揭榜单位;
绿色氢能煅烧水泥熟料关键技术、水泥窑炉烟气二氧化碳催化转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以及大尺寸、多规格锂铝硅玻璃研制及生产三项任务各有3个研发团队成为最终公布的揭榜单位;
玻璃熔窑利用氢能成套技术及装备、核动力堆高放射性废液固化玻璃研制及应用两项任务各有2个研发团队最终揭榜;
大型客机高性能次承力复合材料结构件关键技术研究、深海复合材料耐压舱段研制及示范应用两项任务均由北京玻钢院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揭榜。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和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决策部署,引导行业企业聚焦国家和行业重大需求开展科技创新,支撑我国建筑材料行业绿色低碳安全高质量发展,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发布首批全国建材行业重大科技攻关“揭榜挂帅”项目榜单后,行业企业积极响应,围绕榜单发布的绿色氢能煅烧水泥熟料关键技术等9个攻关任务,组建研发团队踊跃申请揭榜。经过内部多轮讨论,联合会最终在30多个揭榜单位中遴选出23个研发团队,承担首批项目。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党委书记阎晓峰表示,下一步,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将对“揭榜挂帅”攻关项目加强过程跟踪服务和阶段性目标考核,并最大限度协调资源给予支持。将围绕国家、行业的战略导向、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研究制定新一批更具挑战性的“揭榜挂帅”榜单。
阎晓峰提出五点意见:
一是各揭榜单位站在国家和行业的高度,深刻认识“揭榜挂帅”攻关的重大意义,积极配置科技资源,加大科技投入支持项目攻关,创新科研绩效考核机制,既要重用提拔取得突出成效的科研人才,又要宽容在努力探索中失败的科研人才,为科研人才营造良好条件和宽容氛围,保障“揭榜挂帅”项目顺利实施。
二是“揭榜挂帅”负责人和研发团队人员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按照“揭榜挂帅”项目任务书的要求,不辱使命,不负重托,齐心协力,完成各项攻关任务,达到预期目标,并勇于超越项目设定目标,争创世界领先水平。
三是行业重大科技攻关工作是一项开放式、常态化的创新尝试,揭榜同一攻关任务的各个团队之间要形成良性竞争、相互促进的“赛马”机制,以良性竞争激发科研团队的创新动力。
四是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是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既要保护好自己的知识产权,也不能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揭榜挂帅”项目攻关团队要对知识产权成果归属有明确的划分和界定,避免出现知识产权纠纷。
五是其他有实力的科研力量也要把更多的科研精力、资源投入到国家、行业亟需的重大科技问题上来,并对联合会制定新一批榜单的攻关方向和目标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不难的,都挂不到榜单上”
不得不说,行业组织在推动重大科技攻关上迈出了非常关键的一步。
为凝聚行业内外科研力量,引导科研要素服务国家、行业发展大局上来,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一直在不断努力。
9月9日的那场新闻发布会,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发布了首批全国建材行业重大科技攻关“揭榜挂帅”项目榜单,标志着建材行业重大、关键技术攻关正式启动。
由此,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也成为国内首个通过“揭榜挂帅”机制推动重大科研攻关的行业组织。攻关重点非常明确——建材行业节能减污降碳的重大工艺、技术、装备、产品,以及应用于国防军工、航空航天、深海、极地、深空等重大领域的建材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等。
正如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领导讲的那样,“不难的,都挂不到榜单上”。只要稍微对国内外科技前沿研究方向有一些了解的人,看到首批9大任务方向名称中的“氢能”“固碳”“碳催化转化利用”等关键词,都明白其重大意义与攻关难度。尤其是氢能在工业窑炉尤其是建材工业窑炉上的应用等研究项目,难度会更大。
不得不说,我国科技工作者迎难而上的勇气令人敬佩!
12月24日的这场新闻发布会,我们得知上述9大任务,有30多个研发团队参与揭榜。不仅有很多建材行业内的骨干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积极报名,很多来自行业外的企业、机构也踊跃参与。行业内外的科技工作者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攻坚克难。
从最终揭榜单位名单来看,很多任务都有多个研发团队揭榜。“你追我赶”的“赛马”机制与氛围,仅从纸面即可窥见一斑。
这些项目里,哪些难度比较大,哪些是在预期时间内较易成功的?对于记者提出的这一问题,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副会长、新闻发言人刘建华坦陈,各个项目的难易程度确实有差异,但通过专家评审、与项目揭榜单位沟通,目前看这23个项目都具备研发成功的基础和条件,所以联合会对这些项目能够取得成果充满信心。
是的,我们都充满信心。信心来自行业组织为推动科技创新的不遗余力,信心来自科技工作者身上沿袭的冲劲和韧劲,信心来自每一个迎难而上的研发团队,来自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齐心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