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实施,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乃至2035年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关键举措。
对于建材行业来说,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其中对于深入推进碳达峰行动、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着力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战及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等相关内容。(意见全文可点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
有了,但还不够
“十三五”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要求还是“坚决”,“十四五”期间就变成了“深入”,一词之变,意味着污染防治触及的矛盾问题层次更深、领域更广,要求也更高,也意味着我国的污染防治工作已经进入非常时刻。
从现状来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进入快车道,生态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思想认识程度之深、措施之实、制度之严、成效之好前所未有。
针对如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各专家学者也纷纷给出意见和建议,包括但不限于解决思想认识不够深、治理能力不够强、改善水平不够高、工作成效不够稳、治理范围不够广等不足和短板,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关键指标上实现新突破等。
针对这些建议,各行各业一直在大力推动,也有了进展。建材行业内各色生产线上配置的脱硫脱硝等设备越来越完善,污染物排放系数越来越低,越来越多小乱散、重污染企业被淘汰出局,行业主动求变、转型升级的风气越刮越盛。
不过,现在问题的关键并不是有没有,而是“够不够”。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上尚未根本缓解,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污染问题仍然突出,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行百里者半九十。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的过程。而越是到“深入”阶段,越会遇见难啃的硬骨头,越需要下“苦功夫”,把这些“不够”给消除。
此前,对于被列入“两高”之列,很多建材行业从业者不乐意。行业内也早有观点提出,只有“两高”的企业,没有“两高”的行业。观点的对错尚不可辩,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不够”的典型体现:建材行业内确有企业已经完成了环保要求,但也仍有企业改善水平不够高。
在“双碳”目标之下,全国的建材行业都将迎来深刻的变革,作为个体企业来说,要把“节能减排”、环保提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高的地位。在思想上彻底实现转变,不再视之为“拦路虎”,而是主动求变,寻找机遇。不仅严格执行各地日趋严格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各项标准,还要与时俱进,积极适应推广余热发电、光伏、碳排放权交易等各项新生事物。
玻璃工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