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2logohttp://www.chinaglassnet.com
1902tophttp://www.chinaglassnet.com/magazine/2023323/44970.html
首 页 专题报道 热点新闻 玻璃期刊 市场动态 统计数据 企业资讯 国际动态 玻璃专利 技术交流 标准规范 政策法规 建筑玻璃 电子玻璃
上市公司 高技术玻璃 门窗幕墙 汽车/高铁 经济资讯 辅材与设备 低碳/绿色 太阳能 建筑/房地产 知识窗 会展信息 供求信息 企业黄页 关于我们
废旧玻璃回收成难题,除了直接填埋还有别的方法么?
类别:热点新闻  日期:2020-9-2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点击率:34860  打印 关闭


处理成本高 玻璃等可回收垃圾回收难

 

今年51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个人和单位在扔生活垃圾时,应当按照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分类投放。但最近记者在北京的部分社区发现,居民分类投放垃圾之后,以玻璃瓶为主的部分可回收物因为处理成本高,出现了没人要的现象。

 

在北京东城区的这家密闭式清洁站,一辆封闭式垃圾车正在挤压厨余垃圾,准备送到专业的厨余垃圾处理厂,但同时记者在清运点现场也看到,保洁工人的三轮车里装满了可回收垃圾。

 

https://pics0.baidu.com/feed/9825bc315c6034a8974e917f407065530823760e.jpeg?token=236a749639a57fb98e0b1875f89f6327

 

保洁工人告诉记者,每天清运的垃圾中都会有旧衣服、玻璃瓶等可回收物,这类可回收垃圾

 

已经不能像过去那样可以随厨余垃圾一起送到垃圾填埋场处理了。

 

保洁工人: 以前这玩意都能倒,现在倒不了了。

 

记者: 这车里东西都能回收吗?

保洁工人: 回收?这都得花钱往外倒。

https://pics4.baidu.com/feed/e4dde71190ef76c689cf6caf1275d1fdae5167fb.jpeg?token=d7c145df894bccf64ebec11fef3d161b

 

在北京西城区的一处非生活垃圾存放点,这里堆放着大量建筑材料垃圾,但记者发现,里面也有不少是生活垃圾中的可回收品。这里的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了附近居民的垃圾外,社区附近有不少热门景点,周边还有很多酒吧,每天都会产生大量饮料和酒类玻璃瓶,因为没有人回收,又不能和厨余垃圾混在一起倒,所以只能堆放在这里。

 

记者: 我记得以前这酒瓶子按玻璃收。

非生活垃圾存放点负责人: 以前收,现在给人没人要。

 

记者: 砸碎了为什么啊,师傅?

非生活垃圾存放点负责人: 不砸碎人不要。

 

记者: 当废玻璃收是吧。

非生活垃圾存放点负责人: 对,咱给人家人家不拉。人家来了铲车一装还好装。

这里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尽快清走堆积在这里的玻璃瓶,工人只能先砸碎这些玻璃酒瓶,再混杂在建筑垃圾中运走,最终还是被填埋在地下。

垃圾分类进行时 回收品处境不同

除了垃圾清运点,记者还发现北京的一些单位和小区,也面临着碎玻璃等回收品无法处理的问题。最终,它们只能被填埋。

在北京的一座写字楼记者看到,公司已经取消了员工工位上的垃圾桶,设置了统一的分类垃圾桶。无论是办公还是午餐,所有的垃圾都实现了分类投放。

https://pics5.baidu.com/feed/d1160924ab18972b7d904f7177ae578e9f510a49.jpeg?token=8f5abd86eed674800dad874cb9c162d2

 

某写字楼行政人员 赵亚京: 关于就餐这一块,我们也设置了一个分类的回餐处,大家把餐余垃圾、餐盒全部都分开,阿姨是二次分拣完之后,然后再给到物业那边去进行一个分拣。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司实行垃圾分类以后,虽然垃圾产生总量没有变化,但分拣出来的可回收物却多了不少。那么物业如何处理写字楼里各家公司送来的分类垃圾呢?在垃圾处理站,保洁人员正在整理已经分类好的垃圾。师傅告诉记者,除了纸板有人回收以外,玻璃制品因为市场回收价格低,只能扔掉。

 

https://pics1.baidu.com/feed/4bed2e738bd4b31c456538f10cb50b789f2ff88e.jpeg?token=f77c174e01e58c8a6423b4d4ac1b8249

 

记者: 玻璃瓶有人收吗?

物业保洁人员: 没人收。

 

记者: 那收不了已经分类出来了,那怎么办。

物业保洁人员: 作为建筑垃圾拉走。

和写字楼相比,居民小区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中也有大量的玻璃制品。在位于北京西城区这家的密闭式清洁站,保洁人员正在清运生活垃圾。

https://pics3.baidu.com/feed/6d81800a19d8bc3ef33e82ae0ce88a19a8d3450e.jpeg?token=5663712422f7fd89fa56ee00dd8ebe98

 

他们告诉记者,北京实行垃圾分类以后,可填埋的生活垃圾总量下降明显,分拣出来的玻璃瓶等可回收物不能混在厨余垃圾里倒掉,但是因为无人回收,最后被当作建筑垃圾运到了渣土场。

 

保洁工人: 不收了,现在都不让倒。

 

保洁工人: 玻璃卖不了了,现在没人收。

 

记者: 为什么呢?现在几分钱(回收)?

保洁工人: 现在没人收。这里不让倒,拉到渣土场去了。

 

保洁员告诉记者,每天分拣出来的可回收物里,经常会有纸箱、饮料瓶和泡沫塑料,但玻璃瓶由于价格下跌,重量和体积都比较大,没人愿意回收。随后,记者前往一家专业垃圾分类公司,见到了堆积成山的废旧玻璃。负责人告诉记者,回收废旧玻璃成本高,工艺复杂,处理不好的话就只能填埋。

https://pics0.baidu.com/feed/377adab44aed2e73aefb835108628d8c87d6fa23.jpeg?token=d5c094acf16725199b1c828924536182

 

某垃圾分类回收公司负责人 徐源鸿: 进入焚烧炉的话,(玻璃)它是需要1300(摄氏)度才能融化,而我们的焚烧炉一般是800~900(摄氏度),它是烧不掉的。最后只能是变成炉渣,再去填埋这样一个过程。

 

无论是直接填埋还是焚烧成炉渣,这些本可以回收的废旧玻璃最后还是跟过去一样,被填埋掉。这不仅浪费了时间,增加了处理成本,也让垃圾分类的初衷变了味。

可换钱有补贴 多举措推动社会参与回收

针对垃圾分类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北京市有关部门和一些机构,也在从市政规划、创新可回收垃圾交易方式等方面探索新的办法,推动这类物品真正被回收。

 

在北京的部分小区,街道社区正在通过用可回收垃圾换取环保金的办法,帮助居民提高垃圾分类意识,促进可回收资源的再利用。

记者在北京昌平的这个小区看到,居民扔掉的厨余垃圾由所在街道负责清运,而剩下的塑料、玻璃,甚至旧衣物等低附加值的可回收垃圾,都可以通过手机预约的形式,由专门的回收人员上门收取。

 

小区居民: 8毛,对,8毛(1公斤)。

记者: 您多长时间要打电话让他们来收一下?

小区居民: 大约一个星期。

回收员 沈阳: 大概每天都40多单,一袋大概有10~20公斤左右。

 

记者: 然后这车装满了以后运到哪里?

回收员 沈阳: 运到就是我们中转点(和)中转车。

居民卖掉可回收垃圾之后,可以通过手机支付获得环保金,进行线上或者线下消费。

 

https://pics3.baidu.com/feed/4bed2e738bd4b31cd90f59cd17b50b789e2ff804.jpeg?token=3655638b23e4517751b9e47b6b4ce621

 

在小区附近的垃圾分类回收厂,收集来的可回收垃圾会通过智能分拣流水线进行二次压缩打包和精细化分类,这让许多低附加值的可收物变成了宝贝。以碎玻璃为例,通过再加工,原本被直接填埋的建筑垃圾可以被再次利用。

 

某垃圾分类回收公司负责人 徐源鸿: 如果我们把它给重新回收再利用,送到玻璃厂,重新再做成产品的话,那么它就可以有回收利用的价值。我们销售出去的话大概是在300元(每吨)左右。

 

用可回收垃圾换取环保金的办法提高了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降低了分类难度,实现了垃圾减量和可回收资源的再利用。目前,这种预约上门回收垃圾的服务已经覆盖了北京的600多个小区。

 

根据《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规定,北京市将确定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转运和处理设施以及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设施的总体布局,相关单位正在编制涉及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城乡规划,统筹安排重点生活垃圾集中转运、处理设施的建设。

 

北京市政府参事 王维平: 守着六环路这一圈,要准备建设12个正规的、合法的、永久占地的、大型的废品交易地。城6区以外,每个乡镇都要有废品回收站。生活区跟交易区严格分开,交易区严禁烟火等等这一系列都要标准,要制定(回收存储)行业规则,这也基本完成了。

 

 




玻璃工业网
相关新闻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玻璃工业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玻璃工业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玻璃工业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友情连接
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网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聚玻网  中国环保网  中国玻璃网  中华玻璃网  玻璃英才网  中国玻璃人才网  华夏玻璃网                                                                                                                                                                                       

主办: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            承办: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玻璃信息研究中心
电话:010-65762696            E-mail:chinaglassnet@163.com
京ICP备06011358
Copyright © 2010 itibmic.com All rights reserved玻璃工业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