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酮密封胶凭借其优异的耐候性、耐久性、耐高低温性能(-50℃~150℃)、适宜的物理机械强度、长久的使用寿命等优势在胶粘剂行业独领风骚。硅酮密封胶的应用已经涉及幕墙、门窗、中空、汽车、机场道桥、新能源、电子电器、航空航天、电力环保等诸多领域,并且应用领域还在逐渐扩大。根据2018年行业数据表明,硅酮密封胶是销售量和销售额均为最大的一类胶粘剂产品。(2018年中国胶粘剂行业总产量约631.42万吨,销售额约913.23亿元;其中硅酮密封胶的销售量为93.0万吨,销售额为206.0亿元)
硅酮密封胶作为胶粘剂的一种,良好的粘结性是大家关注的第一要素,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粘结不良的问题。针对粘结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密封胶对基材的粘结原理,从表格中可以看出粘结是多种作用力的共同作用结合呈现出来的良好结果。

下面我们就硅酮密封胶出现粘结不良的原因进行分析:

图1 铝粘结失效
1
产品选型是否正确
硅酮密封胶从反应机理上来讲,根据释放出来的小分子不同可分为脱醋酸型、脱醇型和脱酮肟型,而脱醇型和脱酮肟型又合称为中性密封胶,各种类型产品特性如表格所示。

2
是否进行粘结性测试
随着材料行业的迅猛发展,许多新型材料广泛面世,再好的一款硅酮密封胶都不能够保证对所有基材具有良好的粘结性。同样的基材,不同表面处理方式,材料批次的差异性都会导致粘结效果不一致。因此,在硅酮密封胶大面积使用前必须进行粘结性测试,以便选择合适的产品、清洗剂和底涂。
3
清洗是否有效
施胶前,应该严格执行基材清洗流程,保证硅酮密封胶能够有效地与基材进行接触。选用适宜的清洁溶剂,采用“两块抹布”法清洁基材(清洗溶剂对基材进行清洁后,使用干净的白布条进行擦拭,确保基材表面的干净,防止基材表面残余的溶剂影响密封胶与基材的接触,造成粘结失效)。清洗后的基材必须在1小时内施胶完毕,否则必须重新进行清洗;清洗之后不可用手触摸检查表面是否干燥。

图2 清洁后用手触摸留下指纹导致粘结失效
4
是否正确施打底涂
底涂的作用是促进密封胶与基材的粘结性,正确使用底涂有助于使原本不易粘结的表面产生强而持续的粘结。针对低表面活性能材料一般采用等离子处理或者底涂处理来增加硅酮密封胶对基材的粘结性。使用底涂前应保证基材表面干燥清洁;使用时需采用干净无绒的棉布在接口表面涂上薄而均匀的一层底涂,难于涂抹到或者粗糙的表面可使用刷子涂刷,切勿倾倒或过多使用底涂;待底涂完全干燥后再施打硅酮密封胶。
5
注胶是否饱满
硅酮密封胶需要在设计的接口处注胶饱满,宽度、厚度均符合接口设计要求才能达到预期性能要求。正确的施胶应该是均匀连续的打胶,打胶完成后,在硅酮密封胶表干前用刮刀进行修饰,修饰时应用力使胶体与基材待粘结表面有良好的接触。
6
养护时间是否足够
在GB 16776-2005《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中规定,在标准试验条件下,双组分硅酮结构密封胶需养护14天,单组分硅酮结构密封胶需养护21天。硅酮密封胶的各项性能是在其完全固化之后体现出来的,粘结也是在养护期内逐渐形成的,因此粘结性测试应该是在养护期满之后进行。当温度较低时,密封胶的固化速率和反应活性降低,胶与基材表面的润湿性降低,导致表现出来胶与基材形成良好粘结性的时间就会延长。
结语
硅酮密封胶与基材形成良好的粘结力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本文通过从产品选型→粘结性测试→清洗→底涂→注胶→养护流程的检查,可以解决绝大部分的粘结不良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