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路上汽车的数量与日俱增,在开车的时候会有错觉,感觉汽车行驶速度已经很快了,为何看到车窗外的参照物后仍然感觉很慢,这种感觉很奇妙。很多人将答案归结在减速玻璃上,真的有减速玻璃吗?
从客观角度上讲没有“减速玻璃”,但是车上的玻璃确实能对减速做出贡献,但透过车窗看外面的物体时心理上感觉速度降低了,这也不能说没有玻璃的功劳。
但这仅是视觉上的错觉,而非真正的减速,就如同素鸡不是鸡,吃起来虽然味道有相似的地方,但还不是一回事。
一、减速玻璃在技术上真的能实现吗?
从物理学角度探讨这个问题答案是否定的,毕竟时间不能依靠一块玻璃来改变,若是玻璃的外侧时速是100公里每小时,内侧应该只有80、90了。外侧过了1秒,内侧才过了0.8、0.9秒。这完全是物理学的悖论,基本是不可能实现的,即使真的能实现,试想一下窗外的时速已经达到了100公里每小时,而内侧只有80、90了,这是否很危险,司机在开车的时候不能做出合理判断,必然在停车距离和刹车控制上有偏差,会引起很多交通事故。

挡风玻璃需要尽可能地还原车窗外的景物,减少光畸变,所谓的光畸变就是通过玻璃表面的不平整处的时候会产生偏离,让景物出现变形。
这种广角镜头能将笔直的马路拍成弯的,长时间的光畸变会让司机头晕目眩,这很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就如同一个人长期呆在一个布满哈哈镜的房间内,很有可能会左右部分,甚至走路都不是直线。
二、无减速玻璃存在,为何会感觉到速度减缓?
1、结合参照物
我们坐在车里通过眼睛看来感受速度,虽然身体其他器官也能感受,但这种感受不强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眼睛。而车窗上的玻璃将风声、噪音等隔离了,我们通过眼睛看就感觉速度变慢了。
特别是在空旷的场地或者在城市街道,我们看不到参照物或者身边的参照物与我们的行驶速度差不多的情况下,就感觉速度变慢。部分城市街道限速在60公里每小时,我们身边的很多车辆均以这个时速在行驶,上下相差速度不是很大,所以感觉不到我们自己的车移动的很快。

2、挡风玻璃效果好
挡风玻璃能阻挡风,可以想象若是没有挡风玻璃,当车辆以12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行驶的时候,就相当于12级大风正吹在我们脸上。
现在很多车辆普遍使用夹层玻璃,能更好地减少车辆外界的噪音,夹层玻璃多是在2层玻璃中加入强韧的PVB夹层膜,这个夹层膜有一定弹性,能在车辆出现震动的时候吸收一部分震动,让我们感受不到这种震动。除此之外这种挡风玻璃能吸收外界噪音,可以有效降低3-5个分贝,降低速度感应。

3、视觉问题
汽车前方的玻璃多是倾斜的,且角度不一样,当角度比较小的时候,就能看到距离肉眼比较近的道路,反之亦然,所以就出现开不同车型会有不同的速度感应,不是车辆上有减速玻璃,而是玻璃的倾斜角度不同。汽车的倾斜角度比较大,若是在桌椅靠后的情况下,就会看到前方物体变小,距离车头也有些远,感觉速度会很慢。
总之,判断车辆速度的最好方法是车辆仪表盘,减速玻璃这种高科技不存在,原理是参照物不同,视觉效果不同所以车辆的视觉行驶速度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