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发生以来,凯盛集团适应市场新变化、新要求,坚持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两手抓、两手硬,在中国建材集团的战略引领下,围绕“玻璃新材料”核心业务,把牢“显示材料、新能源材料、应用材料”三个方向,聚焦六大板块,稳步推进“1336”发展规划,全面实现一季度开门红,科研和产业板块收入同比增长11.9%,利润同比增长4%,工程服务板块收入同比增长10%,利润同比增长5%。
凯盛玻璃:连续生产,危中创机。
凯盛科技拥有15家玻璃原片企业、21条智能化生产线,针对产线不能停产的特点,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用科技提质量、强智能提产量,在到岗人员不到平时60%的情况下,实现产品一级品率及总成品率超过90%,产量同比基本持平,利润同比增长超80%。

中国工业大奖项目超薄触控玻璃A品率达到95%,TFT液晶显示玻璃基板生产线前工程全天综合良率达97.47%,稳定为山东、广东、武汉客户供货;光伏玻璃原片产量、深加工产量、销量均创历史新高,宜兴新能源研发生产世界最薄1.5毫米超薄太阳能玻璃,产销两旺,一季度销量同比增长52.7%;高硼硅防火玻璃生产出3660mmx2440mm世界最大板面产品并出口欧盟,质量与德国产品相当。
凯盛材料:抢抓市场,助力抗疫。
显示模组业务一方面通过“共享员工”模式保障下游防疫物资重点企业的稳定供货,另一方面抢抓国际市场,仅韩国订单就超10亿元,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4%。

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高纯电熔氧化锆产品企业,克服人员短缺、原料短缺的困难,24小时运转,全面提高产能,持续提高出口量,产量同比增长11%;ITO导电膜玻璃开发出更具稳定性的产品,综合良品率达到98.8%,稳定为安徽、江西客户供货。
凯盛新能源:优化技术,降本增效。
实行国外疫情防控与国内同部署、同标准、同要求、同推进,发挥全球化研发优势,德国AVANCIS公司研发光电转化效率达19.2%的300×300毫米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冠军组件,再创世界纪录。

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蚌埠产线良品率超98%;碲化镉发电玻璃成功入选2020年四川省重大创新产品项目。
凯盛装备:打造精品,聚力新基建。
装备业务通过内部整合和产能优化,聚焦环保化、智能化、轻量化,一季度实现超千万利润。持续为国内外客户提供浮法玻璃、压延玻璃、电子玻璃、玻璃深加工等生产线的非标机电设备及控制系统,疫情期间顺利完成百套设备的出口埃及。

聚焦“新基建”,为锂电池核心组件“锂隔膜”生产工厂、水泥智能装车发运系统、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组件智能生产线、设施农业自动包装流水线等智能工厂和产线提供智能机器人装备。
凯盛工程:创新形式,拓展海外。
通过“云洽谈”、“云签约”签订超亿美元波兰光伏电站项目,成功打入东欧市场,创造海外经营年度首战告捷;西班牙133MW光伏电站项目成功完成项目的整体出售,再树里程碑;新签沙特浮法玻璃项目,逆势而上,凭借技术继续占领全球玻璃行业高地。

环保工程再拓新领域,成功中标坦桑尼亚水泥余热发电工程总承包项目,为拓展非洲市场打下基础;成功拓展非建材行业工程,连续中标宝武钢铁等脱硫除尘项目。
中央应用研究院:持续创新,稳步攻关。
“十三五”国家重点专项8.5代TFT-LCD玻璃基板项目进展顺利,产品稳步导入大尺寸显示产业链,成为2020年度国家重点基础材料领域优先立项支持的八个项目之一。

加速纯度近100%硒、碲、锑原料的研发和生产,保障数百万红外测温仪镜头关键原材料供应;加速攻关疫苗用玻璃瓶,为新冠病毒疫苗研发机构免费提供1000万支国际标准玻璃瓶。核心企业蚌埠院一季度利润总额同比增幅超8%,荣获“蚌埠市十强工业企业”。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凯盛集团今年第一季度实现了经营业绩逆势增长,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为全年经济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