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法玻璃生产的成型过程是在通入保护气体的锡槽中完成的。
熔融玻璃从池窑中流入并漂浮在相对密度大的锡液表面,在重力和表面张力作用下,玻璃液在锡液面上铺开,摊平,形成上下表面平整、硬化、冷却后被引上过渡辊台。辊台的辊子转动,把玻璃带拉出锡槽进入退火窑,经退火、切裁,得到平板玻璃产品。
浮法玻璃的优点:平整度好,没有波纹,用于制镜、汽车玻璃;选用的原料好,产品纯净、洁白、透明度好,结构紧密,手感平滑,好切割,不宜破损。
浮法玻璃的主要原料成份有:73%的二氧化硅、13%的碳酸钠、9%的氧化钙及4%的镁等。这些原料依照比例混合,再加入回收的碎玻璃小颗粒。
将调配好的原料经过一个混合仓后再进入一个有5个仓室的窑炉中加热,约1550摄氏度时成为玻璃熔液。
玻璃熔液流入锡槽且浮在熔化的金属锡液之上,此时温度约1000摄氏度。在锡液上的玻璃熔液形成宽3.66米、厚度介于 3mm至19mm的玻璃带。因为玻璃与锡有极不相同的粘稠性,所以浮在上方的玻璃熔液与下方的锡液不会混合在一起,并且形成非常平整的接触面。
玻璃带在离开锡槽时温度约600摄氏度,之后进入退火室或连续式缓冷窑,将玻璃的温度渐渐降低至50摄氏度。由此徐冷方式生产的玻璃也称为退火玻璃。
徐冷之后的玻璃经过数阶段的品质检查,之后再裁切成不同的尺寸,进行包装入库,储存或运输。

玻璃工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