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2logohttp://www.chinaglassnet.com
1902tophttp://www.chinaglassnet.com/magazine/2023323/44970.html
首 页 专题报道 热点新闻 玻璃期刊 市场动态 统计数据 企业资讯 国际动态 玻璃专利 技术交流 标准规范 政策法规 建筑玻璃 电子玻璃
上市公司 高技术玻璃 门窗幕墙 汽车/高铁 经济资讯 辅材与设备 低碳/绿色 太阳能 建筑/房地产 知识窗 会展信息 供求信息 企业黄页 关于我们
康宁公司抗菌玻璃或在自动取款机推广应用
类别:企业资讯  日期:2020-3-23  来源:平安财经网  点击率:10608  打印 关闭

 

现代世界充斥着公共触摸屏,从飞机电视到自动取款机,再到熟食柜台的售货亭。有了这些共享的屏幕,更有可能共享细菌。

 

Glassmaker Corning,其强硬的Gorilla Glass展示在苹果iPhone和三星新Galaxy S6的面前,希望通过其抗菌版的Gorilla,让我们这个更易触摸的电子世界变得不那么肮脏。这款去年推出的新产品目前正在更多的公共场所上市。今年1月,康宁公司宣布了将病菌防护玻璃带到ATM机和支付终端的交易。玻璃已经在一个办公室触摸屏上,由Steelcase制作,用于预订会议室。

 

抗菌大猩猩玻璃是康宁致力于使其畅销玻璃在更多领域更有用的方法之一,包括将抗反射大猩猩带到手术室显示器,并加强材料,使其更耐划痕,使大猩猩更适合汽车和室内建筑行业。如果康宁能让人们相信他们想要一个能防止鼻涕的玻璃,它就能将大猩猩的触角扩大到智能手机的基础之外,有可能在医院、食品储存设施或公共交通工具的表面使用。

 

“我们绝对希望更广泛地了解这一点,”康宁公司的专业表面项目负责人JoydeepLahiri说,他还表示,公司正在考虑将玻璃引入消费电子产品和医疗保健领域。

 

不过,很难说消费者是否会推动制造更多的表面病菌。就其本身而言,康宁避免对新材料提出任何健康要求。然而,作为在美国环境保护署注册的第一款抗菌玻璃(这是对任何作为农药销售的产品的要求),它确实需要像广告中所说的那样工作,如果它想杀死细菌的话。

 

抗菌大猩猩玻璃嵌入离子银,以帮助它击退细菌,真菌,霉菌,霉菌和藻类。在青霉素之前,银是首选的抗生素(这就是关于银匙和银弹的说法的起源),但现在它被用于各种产品,以防止微生物的生长。纳米粒子被称为纳米银,可用于家禽、生水果、蔬菜和食品包装,以杀死食源性病原体,添加到牙膏和化妆品中,以使它们更安全,甚至放在一些袜子中,以消除气味和运动员的脚。

 

“纳米银是目前商业上应用最广泛的纳米粒子,”多年来一直研究离子银的赖斯大学工程系主任佩德罗·阿尔瓦雷斯说。

 

阿尔瓦雷斯说,已经有一些“愚蠢”的地方使用离子银,比如那些防臭袜子,他说这些袜子在洗涤中失去了特殊的力量。尽管如此,他说,将抗菌大猩猩玻璃放在冰箱或其他储存食物的地方可能是一种有益的方法,以帮助防止食物腐败。

 

给大猩猩玻璃这些新的财产是不小的壮举。拉希里说,该公司花费数百万美元研发,在玻璃上添加银,同时保持与普通大猩猩玻璃相同的抗伤害能力。该公司声称,由于银在玻璃内,其抗菌性能可以持续一个产品的寿命。

 

对于Diebold来说,杀虫玻璃让它开始了一条思考机器的新路,这条路可以持续十多年。这家北美最大的自动取款机供应商,正在将康宁的玻璃带到其最新的机器上,现在正在考虑一种自动取款机,它可以通过其他方式防止细菌和虫子。硬件和系统工程副总裁克里斯?罗(Chris Rowe)表示,他的公司正在讨论一种自动取款机的想法,该机在PIN垫上有一种抗菌剂,甚至可以用紫外线杀死微生物。

 

“康宁公司种下了那颗种子,”罗说。

 

他补充说,一些迪博尔德最大的银行客户已经表示对新的大猩猩玻璃脸自动取款机感兴趣,尽管该公司将在今年第三季度左右才推出这些机器。

 

离子银是少数几个发展被认为是灌输更多的产品对抗细菌的能力。例如,Alvare z说,研究人员还在寻找复制鲨鱼皮肤的表面,这阻止了细菌附着在鲨鱼皮肤上。此外,铜也是另一种潜在的杀死微生物的材料,尽管它的效果不如银,他补充说。

 

由于额外的金属或特殊的制造工艺,具有抗菌能力的电子产品和显示器可能会以额外的价格出现。但如果他们真的在寒冷中工作,他们可能会在市场上找到一席之地。

 

康宁公司的拉希里说:“我们希望这是有意义的,但现在是早期。

 



玻璃工业网
相关新闻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玻璃工业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玻璃工业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玻璃工业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友情连接
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网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聚玻网  中国环保网  中国玻璃网  中华玻璃网  玻璃英才网  中国玻璃人才网  华夏玻璃网                                                                                                                                                                                       

主办: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            承办: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玻璃信息研究中心
电话:010-65762696            E-mail:chinaglassnet@163.com
京ICP备06011358
Copyright © 2010 itibmic.com All rights reserved玻璃工业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