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2logohttp://www.chinaglassnet.com
1902tophttp://www.chinaglassnet.com/magazine/2023323/44970.html
首 页 专题报道 热点新闻 玻璃期刊 市场动态 统计数据 企业资讯 国际动态 玻璃专利 技术交流 标准规范 政策法规 建筑玻璃 电子玻璃
上市公司 高技术玻璃 门窗幕墙 汽车/高铁 经济资讯 辅材与设备 低碳/绿色 太阳能 建筑/房地产 知识窗 会展信息 供求信息 企业黄页 关于我们
彩虹光伏玻璃捷报频传 战“疫”生产双丰收
类别:企业资讯  日期:2020-2-25  来源:彩虹集团  点击率:9996  打印 关闭

 

在举国战“疫”的非常时期,彩虹新能源作为我国新能源产业领域的企中翘楚,肩负为国家提供战略性绿色能源产品的重任,面对疫情,攻坚克难,全员参与,众志成城,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保生产运营,以优异的成绩谱写了抗疫情、保增长的丽彩华章。

 

由于产业特点,公司春节期间连续生产,党员干部靠前指挥、一线职工斗志昂扬、生产现场热火朝天,克服重重困难,光伏玻璃生产、销售捷报频传:1月、2月合肥光伏产线良率不断被刷新,日出货量达30万平方米,打破历史记录,镀釉双玻丝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今年以来,延安新能源日产原片数量和宽幅压延引出量屡创新高,为国家新能源产业稳定壮大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快速响应,统筹布置

 

疫情发生后,彩虹新能源迅速启动重大事件应急响应,快速布置,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建立疫情期间工作机制,实施人员信息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及时下发《疫情防控措施及应急预案》,按照“统一领导、快速反应、预防为主、杜绝蔓延”的总原则,全面协调、指导、检查、落实各单位疫情防控工作,下发《关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及工作安排的通知》,就疫情防控统筹部署,对复工生产统一安排,各项工作按照总体部署有序开展。

 

压实责任、确保生产

 

各生产单位制定疫情防控期间具体生产保障方案,“外防输入、内控扩散”,扎实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按照“抓早、抓实、抓细”的原则,将责任明确到班组和个人,压实管理具体责任,面对生产人员短缺的现状,管理技术人员轮换进班组,满足生产线需求;后勤保障部门积极与各级政府联系,协同作战,保障防疫物资和物流通畅。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积极开展各项组织保障工作,疫情防控工作有序进行,产量、质量屡创新高,产品销售打破被动局面。

 

全员覆盖、重点管控

 

疫情发生后,公司对所有人员地毯式摸排,建立人员信息“一人一档”管理,全体员工签订《健康告知书》并上报《健康申报单》。各单位体温检测全员覆盖,进厂、进班组均需进行体温检查,健康登记,对于食堂、员工宿舍等重点区域安排专人进行重点管控,对于需要隔离人员安排工作组专人帮扶,提供隔离场所和必要的生活用品。

 

合肥光伏面对厂区周边社区确诊病例数量较多,小区封禁导致部分员工无法到岗上班,严重影响生产组织的现状,为防止输入感染,及时制定了更加严格的人员管控措施,每日对人员进行跟踪摸排,禁止员工上下班乘用公交车和共享单车,要求统一乘坐公司通勤车辆,对于采取其它方式上下班的员工每日需报备上下班线路、途径地点(小区)的行驶轨迹。

 

群策群力、储备物资

 

解决防疫物资短缺成为当下首要问题,延安新能源及早动手,于春节前就采购到水银体温计、口罩、消毒液、喷壶等主要防疫物资,并及时发放到班组,展开全员防护和全厂消毒工作。合肥光伏充分发挥员工潜能,通过网购、政府牵线等多举措加大疫情防控物资的采购,期间累计采购温度检测仪18只,水银温度计200只,口罩7000只,消毒酒精2.4吨,洗手液230瓶,84消毒液200公斤,满足当前防疫需要。

 

通力协作、保障运输

 

延安新能源作为高新区春节期间未停产的企业,针对道路管制对外来车辆的限制,为保障原料供应和产品销售,积极与高新区管委会、姚店镇政府、公安交警、高速路口进行沟通、协商,确定了车辆报备方案和工作流程,解决了外地车辆通行问题,并建立外来车辆通行管控微信群,在群内报备,大大提高了通行效率。同时协调高新区疫情联防联控办公室,为原料供货方出具车辆通行函,确保主要原材料在产地能顺利放行。

 

根据客户产品结构、公司积极调整合肥、延安两地订单安排,为解决运输困难的问题,制定销售及物流专项激励政策,并积极开拓铁路和水运等模式,形成以公路为主,铁路和水运为补充的多种物流模式,自2月10日起,合肥光伏发货量不断上升,连续六天日发货20万㎡以上,创造了日发货85车的历史新高,库存相比高点下降27%,极大地缓解了库存风险,满足了客户需求。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彩虹新能源广大干部职工面对疫情科学防控,全力保障生产经营,有信心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生产运营攻坚战,努力完成公司年度各项经营指标。 

相关新闻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玻璃工业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玻璃工业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玻璃工业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友情连接
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网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聚玻网  中国环保网  中国玻璃网  中华玻璃网  玻璃英才网  中国玻璃人才网  华夏玻璃网                                                                                                                                                                                       

主办: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            承办: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玻璃信息研究中心
电话:010-65762696            E-mail:chinaglassnet@163.com
京ICP备06011358
Copyright © 2010 itibmic.com All rights reserved玻璃工业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