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2logohttp://www.chinaglassnet.com
1902tophttp://www.chinaglassnet.com/magazine/2023323/44970.html
首 页 专题报道 热点新闻 玻璃期刊 市场动态 统计数据 企业资讯 国际动态 玻璃专利 技术交流 标准规范 政策法规 建筑玻璃 电子玻璃
上市公司 高技术玻璃 门窗幕墙 汽车/高铁 经济资讯 辅材与设备 低碳/绿色 太阳能 建筑/房地产 知识窗 会展信息 供求信息 企业黄页 关于我们
光伏玻璃产能放开?业内:涨价至少还有三季
类别:太阳能  日期:2020-12-18  来源:九方智投   点击率:6216  打印 关闭

 

光伏玻璃,是今年光伏全产业链供给最为告急、价格涨幅最大的细分环节。

 

此次政策松绑能否解决产能受限问题?双方各执一词

 

业内人士表示,玻璃产能难以短期投建,叠加明年需求若二度爆发,涨势或将第三季度基础上往后顺延。

 

至于是否会落实,我们将持续关注,也请您持续关注我们。

 

【事件爆发点】光伏玻璃迎政策松绑明年起不受产能置换限制

 

今年在光伏行业中,最最最紧缺的就是光伏玻璃。

 

玻璃是光伏组件的重要封装材料之一,其强度、透光率等直接决定了组件的寿命和发电效率,是光伏组件的重要封装材料。

 

光伏玻璃不仅需求爆棚,新建产能也难以在短期内投建,甚至连现有产能都要面临即将到来的产能置换,部分产能会被淘汰。

 

目前的库存量和库存天数已经能说明一些问题。

 

16081718339636.png

 

此前光伏玻璃厂商和组件厂商都已经开始坐在一起开会,商量这个问题到底怎么解决。毕竟光伏玻璃的严重缺货都已经开始光伏组件企业的日常生产。

 

而昨日总算有了点眉目。

 

12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公开征求对《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修订稿)》(下称《修订稿》)的意见,目的在于更好地指导各地开展产能置换。

 

《修订稿》要求相关产业比如水泥熟料、平板玻璃严禁扩大产能,即使要新建也要制定产能置换方案。

 

但其中特别强调,有四类可不制定产能置换方案的情形,其中包括光伏压延玻璃赫然在列。

 

政策的松绑对于光伏压延玻璃的新建产能是一大利好消息,多少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下供需失衡的局面,但究竟能缓解多少呢?

 

【事件逻辑梳理】供需失衡是主因但涨势能否刹住待看明年

 

供需失衡局面的出现,供给和需求没有一个是“无辜”的。

 

首当其冲的就是需求爆棚,这点我们此前也曾分析过多次。

 

它本身的重要性就是需求增长的强大支撑力,而在双玻组件的市占率逐渐提升之后,光伏玻璃的需求更是水涨船高。

 

毕竟和常规的单玻组件相比,双玻组件直接多用了一片玻璃,用量加倍。

 

单玻的结构是‘玻璃+胶+电池片+胶+背板材料’,而在双玻组件中,背板被换成了玻璃。将传统背板替换为光伏玻璃或透明背板,利用背面发电增加效益,具有度电成本优势。

 

业内机构表示,今年双玻组件市占率已达30%,较去年增长了10%,预计三年内市占率有望超过60%。

 

此外,光伏组件出口量的大幅攀升也是直接原因,毕竟海外需求并没有受到疫情影响,但是产能却实实在在被迫停车了,国内成为了稳定的全球供给方。

 

16081718338873.png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光伏玻璃就这么紧缺,为什么价格在一路上扬。

 

特别是从三季度至今,在短短四个月中,玻璃价格已经翻番,直接上冲到了历史高位。现在临近年末抢装期,涨势更是刹不住。

 

据PVInfolink统计,国内3.2mm光伏玻璃价格由2020年初的29元/平方米飙升至截至11月的42元/平方米,涨幅高达45%。2.0mm光伏玻璃的价格也是一路上扬,甚至早于3.2mm率先反弹。

 

360截图20201218085044143.jpg

 

当然,除了终端需求爆棚之外,产能受限也被认为是今年光伏玻璃如此紧缺的关键原因之一。

 

毕竟按照原本的产能计划,新上光伏玻璃项目必须开展产能置换。这意味着,光伏玻璃新建产能较为困难。“一刀切”的产能政策进一步加剧了光伏玻璃的紧缺。

 

现在行业终于迎来了政策松绑,光伏组件厂商可以暂时歇一口气了。按照《修订稿》的计划,将于明年开始实行。

 

但是也有业内人士表示,政策松动也不代表着万事大吉,如果按照目前的供需形势,光伏玻璃价格预计会在明年下半年开始松动。但是如果光伏玻璃厂商的扩产节奏发生变化,或者是需求再度爆发,供需紧张的局面或还将持续。

 

毕竟相对于其他行业,光伏玻璃行业供给端释放周期较长。所以虽然各大光伏玻璃厂商已经披露了数条新增生产线的情况,但实际在建的、明年能明确投产的只有福莱特和信义光能。

 

而且很多新建产能的投产期是在明年三、四季度,在这之后还有三个月的爬坡期,所以对缓解目前乃至2021年供需偏紧的情况都不会有太明显的效果。

 



玻璃工业网
相关新闻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玻璃工业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玻璃工业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玻璃工业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友情连接
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网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聚玻网  中国环保网  中国玻璃网  中华玻璃网  玻璃英才网  中国玻璃人才网  华夏玻璃网                                                                                                                                                                                       

主办: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            承办: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玻璃信息研究中心
电话:010-65762696            E-mail:chinaglassnet@163.com
京ICP备06011358
Copyright © 2010 itibmic.com All rights reserved玻璃工业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