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2logohttp://www.chinaglassnet.com
1902tophttp://www.chinaglassnet.com/magazine/2023323/44970.html
首 页 专题报道 热点新闻 玻璃期刊 市场动态 统计数据 企业资讯 国际动态 玻璃专利 技术交流 标准规范 政策法规 建筑玻璃 电子玻璃
上市公司 高技术玻璃 门窗幕墙 汽车/高铁 经济资讯 辅材与设备 低碳/绿色 太阳能 建筑/房地产 知识窗 会展信息 供求信息 企业黄页 关于我们
光伏的未来发展趋势及技术解决方案
类别:太阳能  日期:2020-10-9  来源:  点击率:6840  打印 关闭




在过去的十年间,作为最受关注的新能源类型,光伏技术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光电转换效率不断提升,度电成本急速下降,未来光伏将成为最具有竞争力的能源形式,今天我们将介绍光伏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技术解决方案,期待和您共同进步。

 

1. 可再生能源发展趋势全球能源展望

 

2050年可再生能源占全球电力结构比例达79%2050年,光伏将占全球电力结构比例33%风电占29%,化石能源降至18%

C:\Users\Administrator\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aydad6spfgtn22\FileStorage\Temp\d570aabc8d2ee689eef5d7ea731cfcdc.jpg

 

度电成本不断降低,装机规模持续提升

 

过去十年,光伏发电成本相对于其他发电技术成本大幅降低,2035年和2050年发电成本比当前分别会下降50%70%

 

C:\Users\Administrator\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aydad6spfgtn22\FileStorage\Temp\656b113b971e03ec10d56e78c712ff29.jpg

 

过去三年光伏发电成本下降近40%相比之下,风电成本仅下降了10%,未来随着技术不断进步,成本会持续下跌,但速度会逐渐放缓;

C:\Users\Administrator\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aydad6spfgtn22\FileStorage\Temp\94927482b93d2e2b3954e01df11a67fe.jpg

 

C:\Users\Administrator\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aydad6spfgtn22\FileStorage\Temp\034f670d65babb1f80895c6442ef7dbe.jpg

 

光伏将成为未来最具有竞争力的能源形式之一

 

C:\Users\Administrator\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aydad6spfgtn22\FileStorage\Temp\6ced2b9a9a01deac61cd5d80261b38e8.jpg

 

太阳能是人类可以利用的最丰富的能源,太阳能光照到地球表面一天的能量足够人类使用现在的能源消耗25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光伏是一种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时不会造成污染和公害,更不会影响生态平衡,既是直接的应用光伏,也可以修复生态。


 

太阳能分布相对平衡,地球上无论何处都有太阳光,可以就地开发利用,未来光伏在全球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将成为当地最便宜的电力能源。

 

未来发展方向

C:\Users\Administrator\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aydad6spfgtn22\FileStorage\Temp\bc1b4a411fe2ef627903461792a2d48c.jpg

C:\Users\Administrator\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aydad6spfgtn22\FileStorage\Temp\fb70a656cbf564780c0020704dc37db8.jpg

C:\Users\Administrator\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aydad6spfgtn22\FileStorage\Temp\23e7fb6ee43d3ca3a313ad0486c2ba93.jpg

C:\Users\Administrator\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aydad6spfgtn22\FileStorage\Temp\b1952862b01944b20a6bdfe403f864bb.jpg

 

 

 

 

 

2. 多场景下的创新应用

 

三种应用场景协同发展
 

C:\Users\Administrator\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aydad6spfgtn22\FileStorage\Temp\8e4d0b68beca56e2b7883cfe2a55c379.jpg

 

大型地面智能光伏
 

C:\Users\Administrator\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aydad6spfgtn22\FileStorage\Temp\4cb808178b2666e6e2604f65f2e67c12.jpg


 

通过AI BOOST 智能跟踪支架控制算法,主动规避早晚反跟踪阶段的阴影遮挡,数字化融合,神经网络自学习;


 

AI BOOST 智能IV诊断,一键在线全检,不影响电站发电,自动采集,可识别14种故障,大幅提升运维效率,降低运维成本;


 

智能光伏并网算法,有效支撑全场景电网环境下稳定运行,支持弱电网下运行机端SCR=1.5,主动谐波抑制 THDi1%


工商业智能光伏
 

C:\Users\Administrator\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aydad6spfgtn22\FileStorage\Temp\42d4cf0302fc17e585b06648cd78f0c9.jpg


 

夜间光伏组件不工作时,逆变器PV-与大地之间施加一个偏置直流电压 ,这将增加组串PV-的对地电压,组件负极和边框之间处于正压。让白天向组件内部迁移的钠离子回流,从而恢复部分因PID效应而损失的发电能力。

 

户用智能光伏

 

C:\Users\Administrator\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aydad6spfgtn22\FileStorage\Temp\1b461690d9a251148f8433164b06670e.jpg


 

网络智能分析电弧特征,精准检测,不误报,确认电弧0.5s内快速切断电路保障系统安全。


 

组件级发电单元替代组串级,最高提升户用系统发电30%,每块组件独立发电,互不影响。

 

进一步降低度电成本是实现高比例发展的前提

 

C:\Users\Administrator\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aydad6spfgtn22\FileStorage\Temp\ef166ebfa8f7f8ffc3b6b80339d5f6b5.jpg

 

储能系统是解决可再生能源波动性问题的有效途径

 

在以光伏为基础的多能互动模式中,光伏+储能,是被广泛看好的能源解决方案。

 

C:\Users\Administrator\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aydad6spfgtn22\FileStorage\Temp\2a01ba22708da326d9898adb2ecb321d.jpg

 

储能系统将在未来几年在光伏电力系统中的市场占比越来高。


 

C:\Users\Administrator\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aydad6spfgtn22\FileStorage\Temp\dbd475cc7e125eb1606fc978252e9ea4.jpg


 

通过在一些光照资源丰富、同时临海又有落差的地方,将光伏和抽水蓄能相结合,形成完全以光伏电力驱动光伏制造的产业链模式。

 

C:\Users\Administrator\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aydad6spfgtn22\FileStorage\Temp\0797b903943f44cfc3b2d9bb7627c62d.jpg

 

电动汽车的普及对电力能源的调节平衡十分有益,理论层面讲仅靠电动汽车的储能作用就可以调节电力平衡。

 

C:\Users\Administrator\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aydad6spfgtn22\FileStorage\Temp\26c776a6b0f2613a97b6fc6e9d2b35eb.jpg

 

可再生能源制氢,进一步提升消纳能力

 

C:\Users\Administrator\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aydad6spfgtn22\FileStorage\Temp\de6b3cc93d2fd385d7359a1922c05f84.jpg

 

从成本、环保减排、能源安全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2050年占比有望达到70%


 

离网方案,减少升/降压、整流及并网设备费用,节省系统成本40%


 

支持并/离网多模式混合制氢,白天光伏制氢、夜晚谷电制氢。

 

分布式发电:响应用户侧需求,提升用电灵活性和可靠性

 

C:\Users\Administrator\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aydad6spfgtn22\FileStorage\Temp\a8503f932fd9b418d12978a34adafd13.jpg

 

分布式发电有较大提升空间,BIPV和各种立面应用

 

C:\Users\Administrator\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aydad6spfgtn22\FileStorage\Temp\2d4340a438318adbcbfc64a45561c2a8.jpg

 

建立绿色电力交易平台,实现能源供需协同优化

 

C:\Users\Administrator\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aydad6spfgtn22\FileStorage\Temp\b7c30b13d5eb667fd9f9c0548b7fbf2b.jpg

 

建立分布式绿色电力交易平台,园区多,能源集中管控,统一维护;


 

平台化电费统计与结算,实现园区内绿色电力客户自主交易和100%消纳目标。

 

户用光伏将率先进入平价时代

 

C:\Users\Administrator\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aydad6spfgtn22\FileStorage\Temp\921d32660ee52aad10398805705335da.jpg

 

能源独立与智能家电

 

C:\Users\Administrator\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aydad6spfgtn22\FileStorage\Temp\e4c263945773cf9f36e28c21635502fd.jpg

在建筑中实现源生地发电、储电、用电,产销一体,减小对电网依赖;


 

精细化能量管理,帮助用户获取安全、高效、智能、低成本的用电体验。

 

能源数字化——互联互通 开放共享

 

C:\Users\Administrator\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aydad6spfgtn22\FileStorage\Temp\4c0d85cf0bb872ad6d08d01889722914.jpg

 

100%清洁能源供电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

 

C:\Users\Administrator\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aydad6spfgtn22\FileStorage\Temp\b3f5d68539ebf8ff716e577d05dfdfe0.jpg

 

总结

 

部件与系统技术的创新迭代将加速可再生能源发电实现全面平价;


 

应用场景将呈现多元化趋势,大型能源基地、分布式发电与户用协同发展;

 

储能规模化应用、制氢等将进一步促进可再生能源向更大规模发展;


 

部分地区积极探索全清洁能源供电方式,100%清洁能源供电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光伏技术更多内容:光伏技术——提供全方位的行业现场解决方案。

 

 




玻璃工业网
相关新闻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玻璃工业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玻璃工业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玻璃工业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友情连接
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网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聚玻网  中国环保网  中国玻璃网  中华玻璃网  玻璃英才网  中国玻璃人才网  华夏玻璃网                                                                                                                                                                                       

主办: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            承办: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玻璃信息研究中心
电话:010-65762696            E-mail:chinaglassnet@163.com
京ICP备06011358
Copyright © 2010 itibmic.com All rights reserved玻璃工业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