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3月末,2019年第一季度即将过去,膜链为大家整理了期间的膜材料项目投资建设情况,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从投资膜材种类数量来看,聚酰亚胺(PI)薄膜已成为2019第一季度的第一热门膜材,这或许与近期的可折叠热潮有关。
离型膜与聚酯薄膜紧随其后,另外,隔膜窗膜等膜材也有不少企业进行了投资布局。
从材料看功能膜投资——聚酰亚胺薄膜

上世纪60年代,美国、前苏联等大国都将聚酰亚胺列入21世纪最有希望的工程塑料之一,并对其开展了相应的研究、开发和利用。
目前,聚酰亚胺作为一种特种工程材料,已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微电子、纳米、液晶、分离膜、激光等领域,是唯一一种在太空飞行器中大量使用的塑料。
与普通塑料相比,聚酰亚胺具备优异的耐热性能,耐高温达400℃以上,长期使用温度范围 -200℃~300℃。采用塑料基板替代不易弯折的玻璃基板,可弯曲但不易变形,尺寸非常稳定。
它不仅可用作显示屏最下层部分的基板,也可用作最上层部分的触屏,做成柔性触摸屏。也可用来生产OLED照明所用的塑料基板,并且被称为第四代照明光源或绿色光源,易于设计高端艺术产品。近期,还有消息称,聚酰亚胺还可以被制作成窗膜。

有色聚酰亚胺薄膜

透明聚酰亚胺薄膜
从材料看功能膜投资——离型膜

离型膜是指薄膜表面能有区分的薄膜,离型膜与特定的材料在有限的条件下接触后不具有粘性,或轻微的粘性。
通常情况下为了增加塑料薄膜的离型力,会将塑料薄膜做等离子处理,或涂氟处理,或涂硅离型剂于薄膜材质的表层上,如PET、PE、OPP等等,让它对于各种不同的有机压感胶(如热融胶、亚克力胶和橡胶系的压感胶)可以表现出极轻且稳定的离型力。
膜链注意到,目前应用于MLCC的离型膜市场正在扩张,在2017年,中国就是全球MLCC用量最大的国家,其中带来的需求是巨大的。

MLCC
并且从MLCC的市场份额来看,据TrendBank分析师统计,村田、三星和太阳诱电合计占有了68.5%。而占据市场前六的MLCC供应商在中国都建有生产基地。
另外,由下表可知,从地域角度来看,江苏省拔得头筹,共计划建设5个膜材项目,包括窗膜、离型膜、光学膜等。浙江紧随其后,投资项目多以光学膜为主。
福建、辽宁、四川、广东等地也有部分膜材项目布局,种类包括光学膜、石墨烯电热膜、装饰膜、聚酰亚胺薄膜等。


玻璃工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