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2logohttp://www.chinaglassnet.com
1902tophttp://www.chinaglassnet.com/magazine/2023323/44970.html
首 页 专题报道 热点新闻 玻璃期刊 市场动态 统计数据 企业资讯 国际动态 玻璃专利 技术交流 标准规范 政策法规 建筑玻璃 电子玻璃
上市公司 高技术玻璃 门窗幕墙 汽车/高铁 经济资讯 辅材与设备 低碳/绿色 太阳能 建筑/房地产 知识窗 会展信息 供求信息 企业黄页 关于我们
M2至8.2% 表外融资收缩 居民加杠杆放缓
类别:经济资讯  日期:2018-4-16  来源:  点击率:11184  打印 关闭

3月末M2同比增速回落至8.2% 表外融资缩减是主因

证券日报

4月13日,央行公布的2018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显示,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73.99万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6个和1.9个百分点;3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3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7863亿元;3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12万亿元,同比多增934亿元。

民生银行(8.010, -0.06, -0.74%)首席研究员温彬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3月末M2增速创去年12月以来新低,远远低于市场预期。除受财政存款投放显著低于去年同期影响外,与银行表外、同业业务持续收缩,货币派生效应继续减弱有关。

“表外融资缩减可能是M2回落的重要原因。”交通银行(6.190, -0.03, -0.48%)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因为金融机构通过委托贷款、信托贷款融出的资金同样会反映在愿意负担更高融资成本的企业存款账户上,而被统计进M2,除非这部分资金脱实向虚进入了M2统计之外的领域。其实数据也显示,非金融企业存款一季度减少了1.21万亿元,这与表外融资收缩、部分业务到期不再续作有比较强的关联关系。

针对3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远低于过去5年同期均值,温彬认为,从结构上看,表外融资规模持续大幅回落是主要原因,当月委托、信托、未贴现承兑三项表外融资合计减少2525亿元;同时,企业债券融资3440亿元,较去年同期高出3311亿元,为连续15个月以来的最高值,债券市场明显回暖。在去通道、加强表外融资管理的背景下,融资回归表内、非标转标仍是主要趋势。

连平认为,3月份数据显示,社融增量中表内融资占比达到87.15%,虽较2月份87.64%的占比有所降低,但仍维持在高位。这在很大程度上受年初“银信业务”、“委托业务”等同业通道监管的进一步规范、大量表外业务到期不再续作的影响,使得表外业务持续收缩。委托贷款前3个月分别减少714亿元、750亿元和1850亿元,信托贷款增量3月份也开始由正转负。部分表外融资需求转向表内,也对信贷在社融中占比提高产生了不小贡献。而随着国内楼市调控的不断推进,表内信贷投向结构也有明显改善,一季度流向企业的信贷资金约为流向住户部门信贷资金1.76倍,而这在过去一年多时间内,住户部门因楼市而占据的信贷资源与企业平分秋色。然而从3月份信贷增量结构来看,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新增3770亿元,而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4615亿元,单月住户贷款占比似有反弹,需密切关注。

温彬表示,3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与过去5年同期均值基本持平。一方面,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居民消费贷款有所回升,当月新增2032亿元,占比18%;同业贷款继续下降,当月减少208亿元。另一方面,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4615亿元,占比41%,反映信贷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依然较强。

“总的来看,3月份金融数据虽不及预期,但结构持续优化,表外融资持续回表,表内融资需求不弱,债券市场显著回暖。预计央行将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组合,保持流动性充足和市场利率水平稳定。同时,采用差别化准备金和差异化的信贷政策,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温彬认为。

3月表外融资全线收缩 居民加杠杆速度放缓

21世纪经济报道

4月13日,央行发布金融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4.86万亿元,其中3月人民币新增贷款1.12万亿,同比多增1000亿。结构上,企业表内融资需求不弱,居民加杠杆的增速放缓。

3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8.2%,较前值下降0.6个百分点,不及预期。

东方证券(12.230, -0.25, -2.00%)首席经济学家邵宇认为,M2增速略低于预期,未来可能会因基数效应等,有一些阶段性恢复,但总体而言,在国内去杠杆、全球流动性面临大拐点的情况下,未来应该还是低位运行。

同时,3月社融增量1.33万亿元,存量同比增速回落至10.5%。结构上,继续延续表外非标融资向表内转移的趋势。

恒丰银行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蔡浩认为,在去杠杆、严监管背景下,银行业发展正逐渐“回归本源”,影子银行业务大幅下降,影响了M2和社融增速,但也体现了去杠杆的政策作用。

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称,下一步央行将继续坚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既防止流动性偏松,也把握好金融调控的节奏和力度,防止流动性过紧。

债券融资回升

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5.58万亿,同比少增1.33万亿;其中3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33万亿元,低于过去5年同期均值。伴随增长放缓,社融存量同比增速从11.2%回落至10.5%。

中信证券(18.920, -0.19, -0.99%)首席固收分析师明明认为,由于当前的房地产面临转型,未来更多推进长租形式,融资可能转为以不计入社融的ABS形式出现,因此应把ABS规模加入重新考虑广义社融情况。据其计算,3月广义社融存量同比增速达12.5%。

从结构上看,表外融资规模持续大幅回落是社融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3月委托贷款、信托、未贴现承兑三项表外融资全线收缩,其中委托贷款受政策影响最大,减少1850亿元,同比多减3890亿元;信托贷款减少357亿元,同比多减3470亿;未贴现承兑汇票减少318亿元;三项合计减少2525亿元。

2017年12月底,银监会下发《关于规范银信类业务的通知》,对银信类,特别是银信通道业务予以规范。自此,信托贷款增量快速回落。从2017年12月的2245亿元快速回落至1月份455亿元,并于3月出现负增长。蔡浩认为,随着资管新规落地,通道业务将进一步受限,信托贷款规模或将继续呈缩减趋势。

另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2018年1月,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委托贷款管理办法》以来,委托贷款连续三个月减少,1-3月分别减少714亿元、750亿元 、1850亿元。此外,未贴现承兑汇票也在3月出现负增长。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称,在去杠杆、严监管情况下影子银行业务都会受到一些冲击,或者说金融机构主动调整应对监管。蔡浩认为,在严监管、去杠杆大背景及银行业“回归本源”政策指导下,随着资管新规等新的监管制度落地,影子银行规模整体将呈继续缩减态势。

与此同时,3月份企业债券净融资3344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215亿元,为连续15个月以来的最高值。一季度企业债券净融资为5371亿元,比上年同期多6877亿元,债券市场明显回暖。

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称,债券融资回升的原因有三方面:一是年初以来各类债券发行利率逐步回落,企业发行人融资需求逐步释放;二是市场长端利率下降,机构对信用债的配置意愿有所上升;三是随着金融监管的加强,原来通过非标等方式融资的企业,回归债券市场的意愿上升,部分机构配置需求也逐渐由非标资产转向债券资产。

M1增速低于预期

3月末,M2余额173.99万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6个和1.9个百分点,低于市场预期。

阮健弘称,3月份M2增速回落,与季节性等一些临时因素扰动密切相关,对M2增速短期波动不宜过度关注。“从季度比较看,3月份M2增长8.2%,比去年末高0.1个百分点,未再继续呈现逐季回落的态势,这是M2增速趋稳的表现,是稳健中性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政策协调有效推进的结果。”

招商证券(17.050, -0.25, -1.45%)宏观分析师闫玲预计,2018年M2仍将个位数增长,这是央行衡量宏观杠杆率走势的重要指标,M2维持低增长仍有重要的宏观意义。央行参事盛松成称,“主流观点认为M2和经济相关性会减弱,但我认为会提高。金融去杠杆的边际力度不会继续增强,M2增速反而会上升,可能超过2017年,甚至会超过9%。

“随着市场深化和金融创新,M2的可测性、可控性以及与经济的相关性有所下降,本世纪以来虽已对M2进行过多次修订,但难以解决数量型指标有效性下降的问题。从国际经验看,也是这样。为体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宜逐步淡化数量型指标。”阮健弘称。

此外,M1同比增长7.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4个和11.7个百分点,增速大幅低于预期,M2-M1的“剪刀差”持续扩大。明明认为,M1大幅低于预期部分源于地方政府融资和地产融资受限,所以此类企业持有现金减少。

一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4.86万亿,同比多增6339亿,创下历史新高。3月单月新增人民币新增贷款1.12万亿,同比多增1000亿。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8%。

企业新增贷款5653亿元,同比增加1967亿。其中企业短期贷款新增829亿元,同比减少1091亿;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4615亿元,同比减少867亿元。

闫玲称,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占比仍处于高位,这也与央行银行家问卷调查2018年一季度贷款需求指数升至70.9%一致。蔡浩认为,企业中长期贷款的增加与3月PMI显著超预期表现一致,3月制造业PMI生产和新订单指数环比均大幅上升,企业生产相对活跃。同比少增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今年前两月贷款已创下历史新高,提前透支了部分需求。

与此同时,居民加杠杆速度放缓,3月居民新增贷款5733亿元,同比少增2244亿。其中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3770亿元,同比少增733亿元,不过环比出现增长。

“企业部门融资较好,可能在于目前经济增长动能还在;居民部门贷款环比回升,源于居民购房的需求释放,但应该是阶段性的,持续性有待观察,房地产贷款总量增长的放缓已成定局。”邵宇认为。

数据显示,3月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34.14万亿元,同比增长20.3%,增速比上年末回落0.6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1.9万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比重比2017年低2个百分点。

来源:中国建材新闻网综合消息



玻璃工业网
相关新闻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玻璃工业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玻璃工业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玻璃工业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友情连接
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网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聚玻网  中国环保网  中国玻璃网  中华玻璃网  玻璃英才网  中国玻璃人才网  华夏玻璃网                                                                                                                                                                                       

主办: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            承办: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玻璃信息研究中心
电话:010-65762696            E-mail:chinaglassnet@163.com
京ICP备06011358
Copyright © 2010 itibmic.com All rights reserved玻璃工业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