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型制造助推产业转型创新发展
2017年6月,为深入打造中国服务新品牌、建设服务业强国,为我国服务业发展提供指引,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服务业创新发展大纲(2017-2025年)》,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经济转型升级进程、释放经济增长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在鼓励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大纲指出要推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充分发挥制造业对服务业发展的基础作用,有序推动双向融合,促进有条件的制造企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服务企业向制造环节延伸。建材机械行业发展服务型制造是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之一。当前,行业企业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形成了具有典型性的服务模式,包括工程总承包、流程管理、备品备件维修、关键部件再制造、技术咨询、远程维护、系统解决方案等。
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关键在“行动”
2017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这是党中央、国务院首次出台质量工作纲领性文件,在我国质量发展史上尚属首次。该指导意见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总体要求到全面提升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破除质量提升瓶颈,夯实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改革完善质量发展政策和制度,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向全党全国做出了最有力、最集中的质量动员,全面提出了新形势下质量提升的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当前,建材机械产品质量问题纠纷时而发生,对品牌形象和竞争力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阻碍企业生产顺利进行。因此,建材机械协会每年组织开展品牌评价、质量兴企等活动,营造良好的质量改进氛围,引导企业增强质量意识和责任,逐步提升行业质量总体水平。
多举措加快推进环保装备产业发展
为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提升环保装备制造业水平,促进环保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有效供给,2017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受益于国家政策的引导,建材环保技术设备(如除尘、脱硫脱硝、协同处置等)需求逐步增大,行业发展迎来机遇。按照该意见要求,应重点加强技术应用推广平台建设,完善产业化机制,鼓励创新成果转化,推动装备与治理项目精准对接,加快在建材等传统制造业绿色化改造中的应用;加大绿色设计、绿色工艺在装备制造中的应用,同时提高智能制造和信息化管理水平;根据用户需求,发展智能型、节能型先进高效环保装备,同时加强环保装备产品品牌建设;鼓励传统制造企业加快提升制造型企业服务能力,并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向环保装备制造业拓展;行业企业加强协作,技术、装备、标准等融入国外市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支撑和引领行业发展
为进一步落实《中国制造2025》,工业和信息化部围绕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重大需求,组织研究了对行业有重要影响和瓶颈制约、短期内亟待解决并能够取得突破的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通过研判国内外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等,于2017年10月研究提出了《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7年)》。该指南共提出优先发展的产业关键共性技术174项,其中原材料工业53项、节能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25项。在这两个类目中,与建材机械有关确定为优先发展的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有:陶瓷砖新型干法短流程工艺及设备、新型干法水泥绿色制造技术与装备、基于玻璃生产过程大数据的浮法玻璃生产工艺监控软件系统、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制造技术与装备、非金属矿采选及深加工技术及装备、先进玻璃基材料及高附加值玻璃深加工技术及装备、复合材料自动铺放技术、烧结墙材生产协同处置污泥技术与装备、建材窑炉低温SCR脱硝治理技术。
制造业核心聚焦重大技术装备等领域
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速重点领域的技术产业化,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7年11月印发《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聚焦轨道交通装备、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智能机器人、智能汽车、现代农业机械、高端医疗器械和药品、新材料、制造业智能化、重大技术装备等九大重点领域,将组织实施关键技术产业化专项,同时配套制定了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对于建材重大技术装备,重大技术装备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中提出重点研发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第二代中国浮法玻璃生产线、高性能氮化硅陶瓷制品生产装备、大型干法超细粉体生产线、钢化真空玻璃生产装备、高世代显示屏用基板和盖板玻璃生产装备、高效太阳能电池背电极玻璃生产关键装备、全自动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LFT-D)模压生产设备等。
《建材机械行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发布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工业和信息化部《建材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战略部署,实施《2030年中国建材工业“创新提升、超越引领”的发展战略》,建材机械协会完成了《建材机械行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修订稿),已提交六届四次理事会审议通过。该指导意见以中央最新政策文件精神为指引,明确了“十三五”建材机械行业发展目标、发展重点任务及发展举措,将加快推进建材工业技术装备转型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推动建材机械行业实现由大变强、健康发展。
行业发展总体呈现平稳增长态势
2017年以来,建材机械行业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小幅增长的态势,经济运行总体形势好于上年同期。据国家统计局对我国建材机械行业573家规模以上企业统计,全年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185.9亿元,同比增长6.3%,为2014年以来的最高增速,增幅较上年同期增长1.8个百分点;利润总额78.4亿元,同比增长10.5%,增幅较上年同期增长7.8个百分点;行业销售利润率6.6%,比去年同期上升 0.3 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面11.34%,比去年同期增加0.17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5.52亿元,同比下降20.52%。另据对行业内重点水泥机械制造企业的统计分析,水泥专用设备产量自“十二五”以来首次突破百万吨,全年累计完成101.26万吨,同比增长11.74%,增幅较上年同期增长3.64个百分点。
3家建材机械企业荣膺我国第二批制造业单项冠军榜单
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是指长期专注于制造业某些特定细分产品市场,生产技术或工艺国际领先,单项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列的企业,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基石,是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2017年建材机械协会推荐的立式辊磨机、水泥回转窑、液压全自动压砖机产品被列入2017年制造业单项冠军重点产品领域目录。同时工信部和工经联2017年12月4日联合发布《关于公布第二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单项冠军产品名单的通告》,其中建材机械协会推荐的3家企业榜上有名:中材(天津)粉体技术装备有限公司(主营立式辊磨机)、江苏鹏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营水泥回转窑)、佛山市恒力泰机械有限公司(主营液压全自动压砖机)。
《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指出,入围我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在申报国家有关技术改造、工业强基工程、重大专项、节能减排等资金支持的项目时,将予以优先支持,同时部分地方经信委等已经或正在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帮助制造业单项冠军不断做大做强,巩固提升核心竞争力。
建材机械行业7个项目喜获第十九届中国专利优秀奖
知识产权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2017年12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第十九届中国专利奖授奖的决定”,其中海源机械“防止玻纤轴向游走的玻纤切割方法及其装置”、集佳绿建“一种用于轻型隔热墙体的连续混合输送机”、广东一鼎“墙地砖自动装箱生产线”、江苏鹏飞“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理生活垃圾系统及其方法”、佛山恒力泰“一种油缸总成和设有该油缸总成的液压成型设备”、佛山博晖机电“一种用于陶瓷原料粉磨的立磨设备”、佛山高力威“玻璃磨边机及其磨边加工方法”7个建材机械行业专利项目获得第十九届中国专利优秀奖。建材机械协会非常重视该项工作,每年组织推荐行业优秀专利项目参加中国专利奖评选,为企业争取了政策及资金支持。截至目前,建材机械协会推荐的项目已累计有5项获中国专利优秀奖。
以营造创新氛围激发技术创新活力
科技创新是实现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第一动力。截至目前,依托技术创新工作平台,建材机械协会已顺利开展五届科技奖、十一届技术革新奖活动,均为行业公益活动,在促进行业技术进步、激发技术创新热情、营造技术创新氛围方面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2017年度行业科技奖获奖项目有三个:“LFT-D(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材料)全自动模压生产线”“T10AV数控全自动砌块成型机”“JLMK1-46.2.2X矿渣超细粉立式辊磨机”。第十一届建材机械行业技术革新奖活动以“中材装备杯”命名,共有26个项目获奖,其中“智能灌注机研制”“BIM在水泥生产线总承包工程中的应用”2项革新成果获技术开发类一等奖。据分析,获奖项目涉及水泥机械、玻璃机械、墙材机械等多个专业领域,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自动化、智能控制等方面有创新,代表了行业技术发展的趋势。
建材机械各专业领域科技成果再上新水平
水泥机械领域:①中材装备集团、天津院共同承担的“钢渣立磨系统技术装备的研制”项目成果通过鉴定,发明了立磨磨内除铁排铁技术及新型挡料圈装置等,有效解决了钢渣中金属铁不易分离的问题,实现了外循环物料除铁后再入磨,减少了磨盘磨辊磨损,提高了粉磨效率,对钢渣微粉的高效制备具有典型示范作用,有利于促进我国工业废渣的综合利用。②合肥院热工“水泥窑炉低氮燃烧技术及装备研究开发”项目通过技术有效集成等,实现了NOX的控制以及系统的稳定运行,克服了系统内部的局部过热和煤粉贴壁发粘的结皮等问题,对降低窑炉的氮氧化物排放、减少运行成本和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具有积极作用。③西矿环保自主研发的SK505脱硫除尘一体化技术,是专为中小锅炉及水泥企业满足超低排放治理要求而开发的新技术,具有脱硫效率高、无石膏雨及长期可靠运行的优点,尤其在水泥领域可实现脱硫废水及石膏副产物的循环再利用,较好地解决了其他脱硫技术占地面积大、运行成本高及石膏雨严重等问题。④唐山冀东装备盾石电气首创的智能高效节能的“永磁电机直驱系统”,在水泥预粉磨立磨直驱改造示范项目试验成功,解决了水泥行业中长期存在的设备传动效率低、故障率高、运维成本高等重大难题和现有设备只能定速运行的缺陷,对水泥行业技术进步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玻璃机械领域:①江苏中建材环保究院的“高温、高氮、高粘尘玻璃窑烟气排放控制技术及成套装备开发”项目成果突破了粘性粉尘难以脱除的技术瓶颈,解决了恶劣烟气条件下脱硝系统难以长期稳定运行的难题,成果推广应用为解决我国玻璃工业大气污染问题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②凯盛机器人的ITO导电膜玻璃自动化生产线主要开展机器人双机协作去纸上片系统等设计研究,实现了从ITO导电膜玻璃原片自动上料、去纸、切割、磨边、清洗、视觉检测、铺纸到成品的自动分级堆垛,大幅度减少了人工操作。
陶瓷机械领域:科达KD16008压机不仅可以用传统模式做大板,除了薄板还能压制传统砖型,且在框架结构、主缸结构、压制部件、动力和控制系统以及液压系统等方面都具有稳定高效的特点。恒力泰更大型的超万吨陶瓷压砖机YP16800,其主体结构、液压系统、电控系统均有大量的创新与优化,可生产超大规格陶瓷板(砖)。科达和恒力泰超万吨压机投产,实现了超万吨级板材压机在国内外市场的投放使用,为国产陶瓷成型装备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水泥制品机械领域:苏州科星混凝土排水管升芯式芯模振动自动化生产线成功研发并投入应用,首次实现了混凝土排水管的自动化生产,这种集径向挤压和芯模振动优点的升芯式芯模振动制管机生产效率高、用人工少、安全环保,达到国际同类制管装备的先进水平,推动了我国钢筋混凝土排水管制管装备向自动化方向发展。
石材机械领域:盛达机器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款花岗岩框架锯试机运行。该框架锯具有锯切成本低、加工速度快、板面平整、出材率高、环保节能、操作方便、性能稳定等优点,在切割硬度方面取得突破,解决了石材加工工艺难题,掀开中、高硬度花岗岩大板锯切方式新的篇章,将推动花岗岩产业的快速发展。
顺应国家标准化改革方向,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主体,团体标准为重要补充,在完善现有行业标准体系的基础上,结合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建材机械协会和标委会积极推进标准化标准体系建设工作。截至2017年底,GB/T 35167-2017 《水泥立式辊磨机》等5项国家标准以及JC/T 922-2017《水泥工业用破碎机技术条件》等 10项行业标准获批发布;建材机械标委会完成了《水泥立式辊磨机》等6项国家标准、《陶瓷砖坛式自动包装机》等6项行业标准的报批工作;完成了《散装建筑材料气力输送系统》等9项行业标准的审查工作;上报21项标准项目计划,获批《砂石骨料生产成套装备技术要求》等3项国家标准计划项目,《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立式径向挤压制管机》等12项行业标准计划项目。建材机械协会完成了《常压循环流化床煤气化系统通用技术条件》团体标准的审查及报批;主起草的GB/T32979-2016《建材机械产品分类及型号编制方法》等2项国家标准以及JC/T2363-2016《烧结保温砖和保温砌块成套生产设备通用技术条件》荣获2016年度全国建材机械行业标准化“技术标准优秀奖”;建材机械协会荣获“2016年度全国建材机械行业标准化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创新平台建设支撑产业发展
创新平台建设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优势企业充分利用企业技术中心、产学研合作等创新平台,提升竞争力。天津院/中材装备集团适应技术、市场等发展需要成立设计中心,更好地推广应用BIM技术,增强核心竞争力;江苏鹏飞与中科院合作,就“模块化移动式余热能存储与利用技术开发与应用”展开研究,旨在把高温余热中的热量通过新材料、新技术储存,从而更高效地运用;合肥院与杰马散料合作签约大吨位气力卸船机合作研发项目,将推动粉粒状物料输送新工艺推广和行业技术进步;江苏科行作为共建单位之一,参与国家发改委批准的烟气多污染物控制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将加快技术成果产业化和推广应用,为各类工业污染源烟气深度减排提供技术支撑;安徽科达机电牵头组建新型墙材及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分工合作开展研发,将突破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推动新型墙材及装备产业更好更快地向前发展;巨鲸传动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将重点围绕科技开发和应用及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同时加大技术研发力度。
延伸产业链拓展新领域
为适应新需求和市场竞争环境,谋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新的供给,积极拓展产品功能或产品在外行业的应用。海源机械研制成功的HB透水砖液压机因其产品本身的绿色环保及优越的性能,配合国家“海绵城市”建设已广泛推广应用;中材装备集团环保公司研制的消失模(属铸造)VOC废气处理系统正式投入运行,该系统开拓了在环保治理方面一个新的方向;中材装备集团热工公司多燃料燃烧器可多燃料的任意比例混烧,实现了在印尼镍铁矿窑上成功应用;除镍铁回转窑、煤高效清洁提质回转窑、垃圾协同处置回转窑、锂盐焙烧回转窑之外,江苏鹏飞回转窑还创新应用于资源化处置赤泥利用;江苏科行脱硫脱硝产品应用于超低排放改造工程进一步向化工、电力行业发展。
多模式推动服务型制造发展
工程总承包及完整解决方案、云服务平台系统、融资租赁营销等服务型制造正在积极探索和推进中。中材装备EPC总承包包括工程设计、设备供货、安装、土建施工和调试等,另外依托“水泥专业备件互联网现货平台”,为客户提供专业化和个性化的备件选择建议和解决方案;江苏科行在多个环保改造技术项目中高效推进融资租赁,助力商业模式创新和环保产业发展,同时科行环保云的实施,将有力推进企业“装备智能化、模式服务化、管理信息化”,实现在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领域内新发展模式;泉工股份的“泉工智能装备云服务平台”利用云技术、数据协议通讯技术等,实现在线监测、远程升级、远程故障预测与诊断、装备健康状态评价,已入选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项目;北京嘉克为水泥生产线提供了专业耐磨增材制造服务等。
拓展国际市场继续向前迈进
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通过项目总承包、装备出口、海外建厂等多种模式,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在亚洲、非洲、欧洲等地不断取得突破。科达洁能除成立印度分公司和土耳其分公司外,在非洲肯尼亚、坦桑尼亚、加纳投建的陶瓷厂也陆续投产,加快了布局非洲的步伐,同时积极巩固和发力东南亚、中亚市场;海源机械自主研发的HE号复合材料全自动生产线,成功打入国外高端市场;江苏鹏飞集团与科特迪瓦大西洋集团签约建设年产100万吨水泥粉磨站项目负责总承包建设,另外回转窑产品出口埃及、土耳其等国家;双鸭山东方公司凭借先进的二次码烧、外燃焙烧隧道窑等技术,积极开拓孟加拉墙材设备市场,已经建成4条自动化烧结砖生产线;泉工德国策尼特与印度Apollo公司完成全部协议签署,正式成立合资公司,将在印度乃至南亚地区进行混凝土砌块设备的研发、制造、销售以及混凝土预制技术的推广。作者 / 中国建材机械工业协会 东朝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