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15时,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邀请环保部部长李干杰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实践证明 最严环保法确实长出了“牙齿”
被问及已实施三年的“新环保法”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哪些显著的作用时,李干杰说,实践证明,“新环保法”不虚此名,确实是最严的环保法,确实是长出了“牙齿”,这部法执行的力度、遵守的程度、产生的影响都是环保历史上最好的。具体体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执法力度不断加大。如“按日计罚,停产限产,查封扣押、移送行政拘留”等等,支撑了执法工作,支撑了执法力度的加强。2017年全国查处的违法案件有23.3万件,相比2014年增加了180%;罚款115.8亿元,相比2014年增加了265%。
第二,执法手段不断丰富。有督查、巡查、约谈、限批、通报、挂牌督办等行政手段,在司法手段运用方面,也是更加顺畅。
第三,执法方式不断创新。在执法过程中间,我们广泛应用一些技术手段,包括遥感、在线监控、大数据分析等,来支撑开展执法活动。
第四,公众参与程度不断提升。2017年环保部通过电话、微信、网络接到的举报就有17万件,比去年是翻了番,是2014年的3.5倍。
第五,执法成效不断显现。更多的就不说了,大家从环境质量的改善上就能够看得出来,在企业守法的一些效果上也能够显示出来。
去年,中央环保督察实现了全覆盖,成效得到了认可,但公众还是有两方面的担心:一个是担心督察会有一阵风的现象,另一个是怕有一些地方因为担心督察而直接对企业进行“一刀切”的行为。
李干杰表示,中央环保督察是总书记亲自倡导、亲自推动的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一项重大制度改革,都是在总书记亲自关心、指导、领导下进行的。因此,在制度设计的时候就非常注重这一点,就是要么不抓,要抓就一抓到底,以钉钉子的精神,要么不咬,咬住了就不松口。
“一刀切”指的是不分青红皂白,不分是否违法还是合法,一竿子打下去,一律进行关停。李干杰表示,企业有污染环境的违法行为,该处理的还得处理。总体上来说,“一刀切”的行为不普遍也不突出,也是从一开始就坚决反对的。
近期,我们正在考虑怎样把今年的中央环保督察以及后期的中央环保督察继续开展好、发展好,今年具体的几项工作向大家报告一下:
第一,准备开展第一轮环保督察的“回头看”。整改得怎么样,我们要“回头看”。
第二,结合“回头看”,还要针对一些地区、一些省份突出的环境问题,开展专项督查,我们会把“回头看”和专项督查尽可能结合到一起。
第三,研究完善有关中央环保督察的相关规定、制度,推动这项督察进一步法治化、规范化,使得将来能够作为一个长效机制,平稳健康发展下去。
第四,加强对省一级开展环保督察的指导和督促。
玻璃工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