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泰兴汤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承建的全球最大有机玻璃球体——江门中微子实验中心探测器玻璃球体项目,以现场检测、技术研讨方式,接受了国际专家组评审。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以及40多名来自我国、加拿大、美国、意大利的物理学专家参加评审。

据了解,江门中微子实验是继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后,人类对中微子的进一步探索,研究多个前沿重大问题,对探索宇宙中反物质消失之谜具有重要意义。该实验将建造一个2万吨的液体闪烁体探测器,该探测器整体形状为球形,主体结构分内层结构和外层结构,其中内层结构为直径35.4米的有机玻璃球壳,比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用于有关实验的有机玻璃球大20倍,技术难度空前。
王贻芳介绍,这颗球直径达35.4米,有13层楼高,重600吨,厚120毫米,须由265块有机板材、590根支撑杆组装拼接而成,同时须扛住内外液体13%的压力差。

有机玻璃球等实验装置将放在直径50米、高70米的地下洞室里,这将是国内跨度和土石方量最大的地下洞室。中微子装置建在地下700米的花岗岩山体深处,是为了尽量屏蔽宇宙射线的干扰。玻璃球太大,不能由隧道运进,将现场组装。
江门中微子实验装置造价20亿元人民币左右,80%由中国担负,其余由德、意、法贡献。欧洲将制造探测器等部件。
交汇点
玻璃工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