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巨石、宁夏建材、祁连山、中材国际在上交所临停,因重要事项未公告;北新建材、天山股份、中材科技在深交所临停,拟披露重大事项;中国建材、中材股份H股在港交所停牌,以待根据香港收购及合并守则刊发内幕消息。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多公司今早齐停牌。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下的中国巨石在上交所停牌,因重要事项未公告;中国建材在香港停牌,等待根据香港收购及合并守则刊发内幕消息。
中国中材股份有限公司下的中材国际、宁夏建材、祁连山在上交所停牌,因重要事项未公告;北新建材、天山股份、中材科技在深交所停牌,拟披露重大事项;中材股份在香港停牌,等待根据香港收购及合并守则刊发内幕消息。
延伸阅读>>>
能源国企有望领衔四季度混改 第三批混改试点名单呼之欲出
混改大戏正在轮番上演。随着混改不断深入,能源国企混改动作频频,有望在下半年掀起高潮。
据了解,发改委开展了两批国企混改试点,共选择了19家企业。其中能源领域相关企业有南方电网、哈电集团、中国核建、三峡集团、中核集团。
《证券日报》记者还了解到,近日,三峡集团旗下三峡新能源计划引入新的投资者,以筹集约100亿元人民币(15亿美元)资金用于开发风力发电业务,此次融资是混改计划的一部分。
同时,第三批混改试点有望在油气行业中落地。
中石化在日前召开的上半年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将在天然气领域加大混改力度,正在地热、管道等具体业务板块推进混改。
同时,中石油在前不久也表示,将在2017年11月底前全面完成公司制改制工作,此举为进一步混改减少了阻碍。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认为,作为混改的七大重要领域之一,新一轮油气改革将打破油气产业链的原油格局,预计油气领域将是第三批混改试点的重心。三桶油自主改革积极推进,进入第三批试点名单概率大。
而随着神华国电合并重组的落地,电力央企改革的力度也有望加强。
开源证券认为,神华和国电合并属于煤电联姻,是关联产业的整合并购,属于产业链上的资源整合。此次合并对央企今后处理关联产业关系有一个创新模式可以借鉴。国企混改随着在四季度一定会进入全面深入阶段,而能源领域无疑是主力。
与能源央企混改齐头并进,地方能源国企也在加速混改。
近日,山西省政府召开省属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座谈会,听取国企改革情况汇报,安排部署下一步重点改革任务。
山西省省长楼阳生要求,下一步要加大僵尸企业处置力度;科学推进专业化重组;抓住市场回暖的有利时机,分层分类多模式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制定财政支持国企国资改革等政策措施。
据了解,山西省2017年将在省属企业中选择5户-10户上市类、科技类、后勤类子企业进行员工持股试点;选择1户-2户企业在集团层面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随后,9月5日午后,阳泉煤业发布公告称,山西国资委将所持公司控股股东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全部注入山西省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
同时,大同煤业也表示,控股股东股权全部注入山西国资投资运营。在此前,潞安环能、蓝焰控股、西山煤电等多家公司也发布了类似的公告。
公开信息显示,山西省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成立于7月31日,注册资本500亿元,由山西省国资委将所持的22家省属国企股权全部注入。该公司由政府直接授权,履行出资人职责,是全省唯一的集多领域于一体的省属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
申万宏源煤炭研究团队认为,山西煤炭企业拥有全国最好的煤炭资源和区位优势,但过去受制于体制机制等多方面原因,优势并没有很好的体现在公司盈利上,反而出现“价涨利不增”的现象。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理顺企业治理,同时通过国资授权经营,未来边际改善的空间巨大。
发改委日前指出,目前已遴选出第三批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企业,正在按程序报批。除了继续选择部分央企纳入试点范围外,还根据地方申请,遴选一部分地方国有企业纳入试点,以便更好发挥地方积极性,形成多层级试点的良好局面,探索更加丰富的制度性经验。(来源:证券日报)
中字头活跃>>>
重磅!“大而美”投资逻辑持续 “中字头+”股涨势如虹
国家队布局>>>
“一带一路”板块热度骤升 国家队增持6只中字头股
(责任编辑:DF010)
1混改通气会召开在即 国企改革即将大规模铺开
下半年以来,国资委推进国企改革的力度明显加大,以一月一会的频率通报改革进展,近期还将就混改情况召开通气会。业内人士指出,无论是从政策面还是在操作层面,下半年国企改革进展明显提速,国企改革已吹响集结号,大规模铺开的窗口期即将到来。
据中国证券报7日消息,下半年国企改革大事件频发,继联通混改、国电集团与神华集团重组后,中铁总、中粮、中金珠宝等混改蓄势待发,国电投与华能重组也呼之欲出。
央企层面,石油、电力、铁路、军工等领域改革破竹之势正在显现。市场层面看,截至8月末,国企上市公司停牌比例为5.4%,央企上市公司停牌比例为5.7%。该停牌比例在今年5月份后有所上升,目前的水平在2014年后处于中游位置。
兴业证券认为,下半年窗口期,国企改革将继续迎接密集催化,包括后续央企重组推进、油气改革施工方案落地、第三批混改试点确定、地方国改方案出台等。市场短期风险偏好回升利好政策相关的主题投资机会。(来源:中国证券网)
(责任编辑:DF010)
提示: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混改预期加速军民融合助力 下半年军工行业仍存亮点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近年来,随着混改之势不断深化,加之“军民融合”的大背景,具有军工研发实力的民企陆续与一些体量巨大的国内军工集团 “联姻”。在已披露2017年中报业绩的61家军民融合题材上市公司中,有50家盈利,11家亏损。但从净利润表现和利润增速来看,各公司之间分化明显。
“参军”民企来说,尽管估值普遍高企,但其中处于业绩匮乏的企业已经在二级市场上开启了“去泡沫”进程。
9月1日,华伍股份发布公告,拟收购北京中科国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至25%股权,公司表示,这是对未来涉及军工信息化、商业航天等高科技领域打下的基础。
事实上,类似的民企与军工企业的“联姻”在2015年“军民融合”提上国家发展战略后就陆续上演,体现着国企混改的“军工姿态”。有实力的民营企业通过并购、拓展军品领域业务、设立军工产业基金等路径参与融合盛宴。
在“民参军”领域,推动企业在融资、产业升级等方面取得进步是众多民企加入的动因之一。采访业内人士得知,目前民企介入军工领域有三条路,即并购、拓展军品领域业务、设立军工产业基金。
以太阳鸟为例,2017年7月20日,公司发布公告称,收购老牌军工企业亚光电子事项已获得证监会有条件通过,业务向军工电子领域拓展,公司将以发行股份方式收购亚光电子97.38%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10.66 亿元用于包括射频微机电(RFMEMS)等新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等在内的亚光电子投资项目。倘此次收购完成,军工电子将成为公司的第二主业。
与太阳鸟直接参与并购、拓展军品领域业务不同, 2017年8月3日,真视通发布公告称,与湖南湘江力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军民融合产业投资基金,拓展包括军民融合方向在内的产业投资布局。
2017年9月1日,华南某券商机械工业研究员表示,不论哪种形式,归根结底是国内军工企业诸多优质资产“蓝海”亟待开发,借上市公司资本之力将有力化解庞大的军工资产证券化压力。
从已“参军”的上市公司业绩来看,依旧参差不齐,军民融合题材各股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首尾之差超过6亿元。
据Choice数据统计,在已披露中报业绩的61家军民融合题材上市公司中,有50家盈利,11家亏损,其中,中国动力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最高为5.61亿元,同方股份最低,亏损1.21亿元;从利润增速来看,分化更为明显,其中,宏大爆破2017年上半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速达到1902.37%,而大港股份则同比下降240.52%。
“对‘参军’民企来说,尽管部队的采购渠道相对固定,但并不唯一;再加上民企参与军工的范围和层次相对较低,强者恒强的现象在行业内比较明显。”9月1日,南方某公募国企改革基金经理表示,这对于追求规模化生产、最大化效益的“参军”民企来说,难免因“订单荒”而失去竞争优势。目前看来,能够取得较好业绩的公司则往往在提高核心技术壁垒,向高端军品领域迈进,减小替代风险以保卫企业成长性。
宏大爆破2017年上半年就通过参股湖南宏大日晟,切入了航天动力技术领域。Choice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公司军民融合领域实现营业收入1862.4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9.5%,企业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速达到1902.37%。
据申万宏源证券对今年上半年军工各领域的估值统计,其中,航天70倍、航空62倍、地装84倍、雷达产业链69倍、光电器件163倍、电子通信38倍、辅助设备及服务64倍、航空发动机91倍、北斗产业链123倍。可见,超过纯军工行业估值的“参军”民企不在少数。
另据经济参考报之前报道,混改也成为军工行业的下半年的另一个亮点,其中资产证券化也成为本轮央企混改的重要改革方向。在军工领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提出把资产证券化作为混改的重要途径。此外,中船重工也布局分板块推进资产证券化,打造专业化资本运作平台。
“聚焦主业,竞争性领域先行,员工持股等也是本轮混改的重要特点。”一位央企人士表示。记者了解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主要尝试在民用领域,或者非总体单位、型号的业务单位中推进混改。中航工业集团则聚焦主业发展,坚决退出非主业,逐步以试点放开零部件和一般配套产业。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于今年初印发了《关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指导意见(试行)》,并制定了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初步方案,确定了四家试点单位,并在旗下上市公司长安汽车推行中高管持股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