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砖是主要由鳞石英、方石英以及少量残余石英和玻璃相组成的酸性耐火材料,对酸性炉渣抵抗能力强,但会被碱性渣侵蚀,不耐Al2O3、K2O、Na2O等氧化物侵蚀,它的荷重软化温度高,介于1640℃~1680℃之间,与鳞石英、方石英熔点(分别为1670℃和1713℃)接近,最大的缺点是热震稳定性低,但耐火度与荷重软化温度相近,在高温下长期使用不变形,有利于保证砌筑体在使用时的结构强度。
硅砖主要用于炼焦炉的炭化室和燃烧室的隔墙,均热炉、热风炉、酸性平炉和玻璃窑炉的炉顶或拱顶等部位。现今在炼铁技术方面,直接还原与融熔还原炼铁新技术正在逐步转化为生产力,而在炼焦工业,已研制出一种不用焦炉生产的“成型焦炭[1]”,可以替代一部分传统焦炭。随着这些新技术的推广,硅砖的需要量将逐步减少。然而,在国内外玻璃窑上,硅砖除了在蓄热室格子体和部分胸墙部位被其它砖替代外,在熔窑碹顶,硅砖仍保持其优势地位。从国内外市场来看,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国硅砖销售量不会大幅度下滑。所以生产硅砖的企业,在密切关注市场变化的同时,不应放弃在技术进步方面的努力。
硅砖同大多数烧结耐火砖一样均采用半干法生产制品、隧道窑烧成,它在生产过程中出现裂纹是导致其废品率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对硅砖成品的裂纹类型和成因进行分析,说明通过严格控制硅砖生产主要的机压成型和烧成工艺环节,能减少硅砖裂纹形成,并显著提高产品质量。此经验对其它烧结耐火材料的生产也有借鉴作用。
该篇文章刊登在《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2017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