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2logohttp://www.chinaglassnet.com
1902tophttp://www.chinaglassnet.com/magazine/2023323/44970.html
首 页 专题报道 热点新闻 玻璃期刊 市场动态 统计数据 企业资讯 国际动态 玻璃专利 技术交流 标准规范 政策法规 建筑玻璃 电子玻璃
上市公司 高技术玻璃 门窗幕墙 汽车/高铁 经济资讯 辅材与设备 低碳/绿色 太阳能 建筑/房地产 知识窗 会展信息 供求信息 企业黄页 关于我们
央行“出手” 楼市遇“考” 房地产或将迎来长周期拐点
类别:热点新闻  日期:2017-2-7  来源:  点击率:6924  打印 关闭


    楼市进入鸡年出现盘整。包括南京、苏州、杭州在内的多个一二线城市,春节期间楼市成交量均出现大幅下滑。业内人士预计,2017年楼市整体降温是主要的趋势,预计一二线城市将以
量微跌价微涨为主。

    一线城市成交量普跌

    春节期间,在各地楼市一片冷清中,上海楼市堪称"最冷"。中原地产最新数据显示,1月27日至2月2日,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949平方米,比猴年春节期间减少71.1%,为2011年以来成交量最低水平。具体而言,春节期间,上海地区只有8个项目有交易记录,且所有项目都仅成交1套。去年同期则有24个项目有交易。

    其他一些热点城市春节期间楼市成交同样惨淡。第三方机构统计数据显示,南京市住宅认购量共31套,成交量为1套,认购量与去年春节假期的52套相比,下跌近四成。苏州住宅认购量1月27日至1月30日为零;1月31日至2月2日稍有起色,成交住宅分别为7套、3套和2套。无锡楼市连续6天零成交,整个长假未卖出1套商品住宅。杭州市区新房销售量也是屈指可数,仅成交6套,远远落后于猴年春节的32套。

    受春节假期影响,不少城市整个1月的楼市成交量较清淡。北京市住建委公布的官方数据统计显示,2017年1月全月,北京新建商品住宅共签约4994套,其中新建纯商品住宅签约2477套,环比下滑23.8%;二手住宅共签约12860套,环比下滑28.9%。

    目前虽没有广州市政府的官方数据,但来自网易房产数据中心统计显示,1月广州全市网签成交6823套,环比猛跌42.32%,成交均价16970元/平方米,环比下降0.61%。

    深圳市规划国土委2月3日公布的楼市成交数据显示,2017年1月,深圳市一手住宅累计成交1652套,环比下降23.6%;房价继续回落,成交均价54931元/平方米,环比下降0.03%。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2017年北京及其他主要一二线城市房价调整预期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在加息等可能性增加情况下,这种趋势和幅度将会加大。

    也有业内人士强调,由于数据来源、网签滞后等原因,1月及春节期间的楼市成交数据变化并不能准确地呈现市场走势。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春节期间是房地产市场传统淡季。2016年房地产市场在经过暴涨之后已有所透支,加上部分房企去年业绩完成得不错,导致鸡年春节期间推盘意愿不强,因此成交量下降是正常现象。

    多地加强调控

    事实上,春节楼市冷清固然是受春节假期因素影响,但更重要的因素却是楼市调控收紧。

    随着地方两会召开,多地相继对房地产市场调控表态。广东方面表示,支持居民自住购房需求,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切实抓好热点城市防泡沫、防风险工作。

    北京市长蔡奇在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把握住房的居住属性,以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为主要方向,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金融、财税、土地、市场监管等多措并举,探索建立符合国情市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

    上海此前也表示,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严格执行调控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深圳方面指出,对商品住房和商务公寓预售价格进行管理,开发企业申报均价不得明显高于周边同类房源销售均价。深圳升级版"限价令",明确"政府指导价",以促进深圳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防止房价大起大落。

    张大伟指出,去年9月以来,全国20多个热点城市密集出台调控措施,同年四季度市场热度骤降,部分三四线城市相继加入调控行列,这预示2017年房地产市场将告别疯狂回归理性。

    张大伟预计,在调控政策延续下,部分热点城市房价和地价涨幅均将暂时见顶,部分区域房价可能出现小幅回落。"这一趋势将可能延续一段时间,一方面由于限价政策持续收紧,导致房企对房价的预期难以提升,推房上市意愿普遍不高;另一方面,买房人观望情绪浓厚,期盼房价下滑渐成市场主流。"

    严跃进也认为,在目前"挤泡沫"效应下,预计今年楼市销售面积会小幅下跌。


    中国证券报



玻璃工业网
相关新闻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玻璃工业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玻璃工业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玻璃工业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友情连接
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网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聚玻网  中国环保网  中国玻璃网  中华玻璃网  玻璃英才网  中国玻璃人才网  华夏玻璃网                                                                                                                                                                                       

主办: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            承办: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玻璃信息研究中心
电话:010-65762696            E-mail:chinaglassnet@163.com
京ICP备06011358
Copyright © 2010 itibmic.com All rights reserved玻璃工业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