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玻璃行业中两大产品分别为浮法玻璃、光伏玻璃,格法产能已基本被淘汰。浮法玻璃75%的需求来源于房地产,房地产新开工面积2014年以来持续下滑,并出现大量烂尾工程,需求不济、产能扩张造成了浮法玻璃企业利润萎缩,亏损加重,从而造就了一批“僵尸企业”。光伏玻璃基本全部应用于光伏组件,虽然近几年来光伏玻璃基本未出现亏损,但企业多数处于盈亏平衡点,加之目前光伏产能严重过剩,行业闲置产能较高。
浮法玻璃产能缩减,僵尸企业多见 从中可以看出,浮法玻璃2014年以前产能迅速扩张,2014年增幅放缓,并且下半年以来产能持续下降,目前产能较历史最高在产产能已下降16000吨/日,降幅9.87%。同时产能下降过剩中,也暴露出一些企业,在需求下滑,玻璃企业利润大幅缩减甚至亏损(近年来亏损企业众多),部分企业无力支撑进而减产或停产,甚至宣告破产,其中包括大型企业如浙江玻璃、江苏华尔润等。另外金晶集团也停止了在北京、廊坊的浮法业务。
据卓创资讯数据,目前中国浮法玻璃在产221条,日产能合计145980吨。除此之外,还有72条浮法线处于停产或冷修状态,日产能合计31060吨,占总产能的16.61%,闲置产能如此之高,可见浮法玻璃行业产能过剩情况严重性。而其中不乏资不抵债、无力重生的“僵尸企业”。据卓创资讯调研数据,目前已放水产能中有16条生产线有明确点火计划,剩余56条浮法线仍将继续维持停产状态,而其中大部分生产线已停产已久,“僵尸企业”不在少数。
光伏玻璃闲置产能率高
据卓创资讯数据,目前光伏玻璃在产36个窑炉,合计产能15070吨/日。另外在过去几年,光伏玻璃停产、冷修、转产较多,窑炉共计56个,产能合计10160吨/日,其中停产及冷修窑炉有41个,产能合计7740吨/日,这些窑炉均是2014年之前停下来的,闲置产能率达到60.42%,但其中包含了约半数窑炉产能低于200吨/日(基本不具备复产能力)。
供给侧改革是2016年的改革热点,去产能是供给侧改革的重中之重。专家预计2016年两会上,对于传统产业去产能、僵尸企业清理等方面将有进一步的政策指示。目前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的方案已出,后面玻璃领域的方案预计也将在两会后陆续出台。但是玻璃行业来讲,生产线投资成本大,存在一定地方保护,听闻江苏华尔润将被其他企业接管,并于年内投产4条线,因此“僵尸企业”清理难度大。但整体看,在需求不济,闲置产能较高,国家“去产能”背景下,玻璃行情“僵尸企业”或逐步被清理,但道路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