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此次访美,从时间分配上来说可谓是“政治与经济并重”。22日和23日,他将在西雅图参加科技界的活动,24日和25日则飞到华盛顿开始“习奥会”。其中,中美共建的建筑节能基金将是习近平重点关注的项目之一。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中财办)联合多家中美企业和机构,于9月17日在钓鱼台国宾馆召开了中美经济合作的媒体通气会。通气会上重点介绍了保尔森基金与中财办联合推动,中美两国企业发起成立的中美建筑节能基金。
该基金旨在促成并加速美国技术与经验在中国市场的应用,从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大幅减少二氧化碳及其他温室气体排放,同时提高工业生产效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鼓励中美跨境创新,并共同创造绿色就业机会。
中美经济合作的媒体通气会 参加媒体通气会的万科集团董事会主席王石表示,中国的建筑节能标准与欧美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他认为,考虑到美国的广袤地理和密集人口,中国在建筑节能标准方面向美国学习是最好的方法,并表示万科肯定要投这个基金。” 除了万科以外,中美建筑节能基金会可谓是“巨头云集、强强联手”。两国商界已经开始就创建这一构架进行探讨,美国公司包括美国华平投资集团、陶氏化学、霍尼韦尔国际、江森自控、高盛、摩根士丹利、通用电气、黑石集团、博思澜亚(Basilinna)与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TPG)在该概念的形成过程中提供了有效的建议,专长和帮助。中国公司包括中建总公司、中国中材集团、中国建材集团、中国工商银行、万科集团、SOHO中国、宝业集团、中航信托与鼎晖投资也对中国建筑节能基金在中国实施的可行性提供了专业性建议。同时项目也收到了国际金融公司的建议。 中美建筑节能基金将通过三个方面的工作来完成其目标:在中国和美国公司及机构的帮助下实现创新的融资机制、筛选成熟和商业化的可持续发展技术,并为推广可持续发展技术的广泛应用向中国政府建议试用标准和鼓励政策。 鉴于建筑排放占全球温室气体总排放的40%左右,中美建筑节能基金项目初期的重点是推广提高建筑能效的绿色建筑技术。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的新建建筑面积将占全球的50%左右,同时现有的大量建筑也面临翻修的需求,这势必能够带动我国节能玻璃的普及发展,并向发达国家靠拢。 因此,投入高能效绿色建筑的推广将帮助中国节约10%到20%的能源,相当于对中国消费和工业行业的数1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中美两国在该领域优势互补,通过密切合作,将能取得显著的积极成效。 中美成立建筑节能基金、美国西部快线高铁以及中美共同开发非洲清洁能源是习近平主席此次出访美国重点关注的三个项目,此外,中美双方还将在经贸、能源、气候变化等领域达成共识,签订一批影响深远的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