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讯 12月14日至18日,贵州省经信委纪检组长刘合龙、总工程师周仕飞分别带领督查组,赴贵阳市、黔南州、黔东南州、铜仁市开展2015年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督查工作。
据了解,今年我省计划淘汰落后(过剩)产能126.3万吨、平板玻璃24万重量箱,涉及炼铁、炼钢等8个行业、34户企业。为确保如期完成今年淘汰任务,省经信委制定《2015年贵州省淘汰落后产能督查工作方案》,商请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工商局、省质监局、贵州电网公司、贵阳市生态委、黔东南州工信委派员参加,对有关市(州)淘汰计划完成情况开展检查。
督查组起早贪黑地深入到落后产能企业所在的偏远山区,努力节约时间并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检查质量和效果。两个督查组7天行进1900多公里,检查了10个县(区、市)16户企业的落后(过剩)产能拆除现场。
2015年,国家下达我省重点行业淘汰任务为77万吨、10万重量箱,省人民政府与有关市(州)签订的淘汰目标为106万吨。据调度,截止到12月22日,列入我省今年淘汰计划的落后(过剩)产能已全部停产。其中,已拆除110.5万吨、24万重量箱,涉及企业30户。
“十二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强力推动下,我省自加压力,主动作为,累计淘汰落后产能约3080万吨,提前两年、超额、超范围完成了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1450万吨),为全国提前一年完成了原定的“十二五”任务和完成国务院追加的任务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