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2logohttp://www.chinaglassnet.com
1902tophttp://www.chinaglassnet.com/magazine/2023323/44970.html
首 页 专题报道 热点新闻 玻璃期刊 市场动态 统计数据 企业资讯 国际动态 玻璃专利 技术交流 标准规范 政策法规 建筑玻璃 电子玻璃
上市公司 高技术玻璃 门窗幕墙 汽车/高铁 经济资讯 辅材与设备 低碳/绿色 太阳能 建筑/房地产 知识窗 会展信息 供求信息 企业黄页 关于我们
太阳能、风能或成亚洲最经济能源
类别:国际动态  日期:2015-1-22  来源:  点击率:9228  打印 关闭

 

    据芬兰媒体Yle报道,近日,芬兰官方科研机构和大学牵头展开了一项针对可再生能源电力的研究,结果表明,未来5到10年内,亚洲能够实现能源供应完全依靠可再生能源,而其中,太阳能和风能更是大有希望成为最为经济的能源来源。

    据悉,该项目由芬兰国家技术创新局、拉彭兰塔大学(Lappeenranta),以及图尔库大学的芬兰未来研究中心(University of Turku’s Finland Futures Research Centre)联合主办,通过模拟中国、韩国、日本在完全依靠可再生能源基础上建立综合性能源体系,从而考察未来亚洲是否能够实现全面依靠可再生能源供能。芬兰公共基金组织Tekes、芬兰创新基金署联合为该项目提供了500万欧元的资金支持。

    研究结果表明,包括太阳能、风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在未来10年内完全能够成为亚洲最为廉价的能源供应形式。参与研究的人员还表示,除了经济实惠,大量使用可再生能源还能为亚洲带来减少排放、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等额外利益。

    拉彭兰塔大学的太阳能专业教授Christian Breyer表示,此次模拟可再生能源功能网络项目的规模之大,是前所未有的。“在东北亚地区,完全可以实现供电全部来自可再生能源。与此同时,我们也获得了全新的理念,即可再生能源并不比其他能源形式昂贵,未来,可再生能源甚至能够成为亚洲地区最为廉价的能源形式。”Breyer说。

    一直以来,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最大的障碍,就是如何实现商业上的可行,而芬兰如今的研究结果给了业界很大的信心。其中,芬兰研究人员还特别看好太阳能发电的前景。“事实上,对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而言,装机容量每增加一倍,成本可能将下降20%左右。”芬兰国家技术创新局的首席研究员Pasi Vainikka 说,“因此,我们预计,2025年至2030年期间,太阳能电力的价格将有望下降至目前水平的一半。这样一来,在全球很大范围内,太阳能都有望成为最经济实惠的能源。届时,我们的能源供应体系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芬兰的能源企业也十分看好太阳能产业发展。据了解,芬兰能源公司Fortum就积极投入印度太阳能项目。近日,该公司才刚刚将一个位于印度中部Madhya Pradesh邦的10兆瓦的太阳能电厂项目连入了印度电网。“近年来,印度已经公布了数百万兆瓦的太阳能发电项目。”Fortum技术总监Heli Antila说,“我们相信,印度的太阳能产业已经开始步入成熟阶段,很快就能摆脱完全依靠补贴盈利的状态了。”

    此外,Vainikka 还特别提到,通过研究发现,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前景十分乐观。“中国拥有十分可观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因此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大有潜力,并且能够很快见到效益。”他说,“可喜的是,中国目前已经是全球对太阳能和风能发电投入最多的国家。未来,我们希望,中国还能进一步加快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

    不过,研究人员也承认,虽然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似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但是仍然存在分布不均衡、供应有间歇性等问题。因此,研究人员强调,配套储能系统对发展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十分必要。

    据了解,芬兰目前是将储能和天然气应用结合起来,配合可再生能源电力使用。据Vainikka介绍,在芬兰,夏季将太阳能储存起来,用于合成天然气生产,以供冬季使用。另外,现有的天然气网络及其他一些能源基础设施也被调动起来,配合可再生能源的储存。

    Vainikka表示:“目前,上述处理过程中需要的技术已经具备,太阳能电力未来可以被储存在现有的天然气基础设施中。近期,我们还敲定了新的液化天然气终端,建成后,也将用于储能,以满足冬季的功能需求。”他同时指出,事实上,大约90%的可再生能源商业机会是在太阳能板和风机生产之外,将研究重点从如何利用这两种方式发电,转到如何储存这两种能源上其实更为实际有效。

 



玻璃工业网
相关新闻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玻璃工业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玻璃工业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玻璃工业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友情连接
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网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聚玻网  中国环保网  中国玻璃网  中华玻璃网  玻璃英才网  中国玻璃人才网  华夏玻璃网                                                                                                                                                                                       

主办: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            承办: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玻璃信息研究中心
电话:010-65762696            E-mail:chinaglassnet@163.com
京ICP备06011358
Copyright © 2010 itibmic.com All rights reserved玻璃工业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