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自国庆节后就走出一波较为有力的反弹,上周连续两日出现大幅度的增仓,单日增仓手数在5-6万手,幅度在20%左右。我们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推动:一是国庆节前期价跌幅过深,与现货的贴水幅度一度上升至30%以上,期现倒挂的结构给玻璃期货提供上涨的基础;二是节后现货市场连续性涨价,各主要地区平均涨幅超过80元/吨,两个因素共振带动期货市场不得不收敛价差。
期现结构严重倒挂
今年以来,玻璃期货的期现价差逐步走阔,特别是进入二季度之后,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期货表现乏力,期货贴水的幅度一度拉大至将近40%。之后虽有所收敛,但依然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根据历史经验,玻璃期货在交割月的贴水一般在20%左右,而在目前期现严重倒挂的背景下,现货只要出现异动,期货盘面的变化也将十分敏感。以期货快速上涨来收敛价差为大概率事件。
巨头破产引发现货暴动
引发现货出现连续性涨价的导火索是玻璃巨头华尔润公告破产清算。中国民营玻璃巨头华尔润玻璃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在10月20日全线停产清算。总部在江苏张家港的华尔润是国内大型浮法玻璃企业,拥有20条浮法生产线。由于华尔润玻璃产能占全国比重较大,涉及到张家港本部九条线产能,累计日熔化量达5260吨。对玻璃市场而言,“龙头”关停对市场情绪影响确实较大。其产能彻底退出将意味着玻璃产能整合拉开帷幕,局部产能压缩给了市场利好的预期。国庆节后华中地区一周内连续三次上调价格,累计幅度为80元/吨。而目前比较低的库存水平也点燃了现货商拉抬价格的热情。不过我们认为,玻璃的淡旺季效应明显,一般价差在100-150元/吨,而目前的价格已经充分体现了旺季的价格预期,因此要继续拉动价格上涨具有一定的难度。
我们认为,目前的上涨还不足以调整期现之间的平衡,截至昨日,1601合约期货贴水幅度仍然维持在30%以上,高于均值水平。不过在整体工业品需求弱势的背景下,玻璃并不具备特立独行的条件,超大幅的日内扩仓需要警惕,建议等待滞涨后的空单介入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