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2logohttp://www.chinaglassnet.com
1902tophttp://www.chinaglassnet.com/magazine/2023323/44970.html
首 页 专题报道 热点新闻 玻璃期刊 市场动态 统计数据 企业资讯 国际动态 玻璃专利 技术交流 标准规范 政策法规 建筑玻璃 电子玻璃
上市公司 高技术玻璃 门窗幕墙 汽车/高铁 经济资讯 辅材与设备 低碳/绿色 太阳能 建筑/房地产 知识窗 会展信息 供求信息 企业黄页 关于我们
光伏行业疑似复苏 机构投资者疯狂参与定增
类别:热点新闻  日期:2014-9-17  来源:  点击率:12588  打印 关闭



        光伏行业在经历了前几年的寒冬之后,今年以来开始逐渐展现复苏迹象。尽管诸多光伏行业上市公司业绩出现好转之时,各种各样的问题让市场对于其行业复苏依旧充满着疑问,但机构投资者却开始豪掷千金参与光伏行业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

 

        机构参与积极

 

        在近日披露定向增发情况的光伏行业上市公司身上,机构投资者的身影开始出现得越来越频繁。

 

        之前陷入分红乌龙的海润光伏(600401.SH)昨日披露了其非公开发行的结果暨股份变动公告,每股7.72元的价格发行4.93亿股共计募集资金金额达到37.17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参与其中的机构投资者可谓踊跃,数据显示共计10名参与认购的投资对象中,有6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两家证券公司以及一家保险公司、一家私募基金。

 

        其中,兴业全球基金获得配售股份数量达到惊人的8193万股,动用资金达到6.33亿元,剩下的5家基金公司包括近年来因定向增发风生水起的财通基金等,动用资金均超过3.81亿元。而在上述机构中唯一的一家保险公司华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则仅获配1607万股,斥资1.24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易方达基金也曾经试图参与却未能获得配售。

 

        与此同时,中环股份(002129.SZ)近日也披露了定向增发结果。根据中环股份披露,为推进太阳能单晶硅片项目的投资建设公司实施定向增发募集资金。同样机构投资者参与热情高涨,基金公司获配数量占本次发行数量的31.652%,证券公司获配数量占本次发行数量的28.402%,保险公司获配数量占本次发行数量的9.823%,按此计算机构投资者占比近七成。财通基金、东海基金、华安基金以及华商基金悉数登场。而兴业证券资产管理公司更是一举斥资4.51亿元获配2508万股成为机构投资者最大的参与者。

 

        行业复苏仍难言

 

        机构投资者对于光伏行业的定向增发如此积极,大有确认光伏行业已然复苏之意味。然而《第一财经日报》采访多位业内人士发现,机构投资者对于光伏行业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积极参与态度,并不意味着行业已经进入上升通道。

 

        海润光伏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3.24亿元,同比增长61.31%,而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方面,更是从去年的亏损2.59亿元一跃成为实现盈利13.62万元。海润光伏解释称公司业绩好转是因为EPC业务的开展。但是一个让投资者担忧的问题是,业绩的扭亏为盈伴随的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的大幅度下滑,去年同期是4.90亿元,而今年上半年却变成-2.68亿元。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中国光伏行业的企业盈利能力仍不乐观,盈利企业平均利润率仅有3.3%,亏损企业平均亏损4.2%。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认为,光伏市场依然存在不稳定性,光伏市场仍处于计划经济指导下的市场经济,而光伏政策缺乏协同性、地方补贴政策排他性等因素都让市场不确定性较大。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光伏行业协会的统计,供给产能过剩问题仍不可忽视,不少公司通过技改或投资建厂扩大产能,另一方面受市场快速扩大影响,闲置产能开始启动,在出口市场阻碍重重的情况下,产能过剩仍将困扰产业发展。

 

        既然光伏行业回暖的表象背后依旧有着诸多顽疾,为何机构投资者依旧选择积极参与光伏行业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呢?有上市公司人士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称,二级市场讲得更多是未来的预期,虽然产能过剩等问题依旧,但是市场对于新能源行业的信心依旧不错。





玻璃工业网
相关新闻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玻璃工业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玻璃工业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玻璃工业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友情连接
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网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聚玻网  中国环保网  中国玻璃网  中华玻璃网  玻璃英才网  中国玻璃人才网  华夏玻璃网                                                                                                                                                                                       

主办: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            承办: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玻璃信息研究中心
电话:010-65762696            E-mail:chinaglassnet@163.com
京ICP备06011358
Copyright © 2010 itibmic.com All rights reserved玻璃工业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