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2logohttp://www.chinaglassnet.com
1902tophttp://www.chinaglassnet.com/magazine/2023323/44970.html
首 页 专题报道 热点新闻 玻璃期刊 市场动态 统计数据 企业资讯 国际动态 玻璃专利 技术交流 标准规范 政策法规 建筑玻璃 电子玻璃
上市公司 高技术玻璃 门窗幕墙 汽车/高铁 经济资讯 辅材与设备 低碳/绿色 太阳能 建筑/房地产 知识窗 会展信息 供求信息 企业黄页 关于我们
5月份江苏口岸纯碱出口主要特点分析
类别:市场动态|市场动态  日期:2014-7-14  来源:  点击率:14316  打印 关闭

 

  据南京海关统计,今年1-5月江苏口岸累计出口纯碱18.2万吨,比去年同期(下同)减少3.7%;价值2.4亿元人民币,增长7.7%;出口均价为每吨1293元,上涨11.8%。其中,5月份出口3.6万吨,减少4%;价值4675万元,增长9.3%;出口均价为每吨1294元,上涨13.8%。

  一、今年5月份江苏口岸纯碱出口的主要特点

  (一)5月出口量攀高势头终止,出口均价小幅回落。今年5月份江苏口岸纯碱出口量冲高回落,当月出口3.6万吨,环比减少20%。与此同时,5月份纯碱出口均价高位小幅回落,当月出口均价每吨1294元,环比下跌0.7%。

  (二)全部为一般贸易出口。

  (三)七成以上出口东盟。5月份,江苏口岸对东盟出口纯碱2.7万吨,同比增加1.1倍,占同期江苏口岸纯碱出口总量的75%;对印度出口5129吨,增加1.3倍;对韩国出口2434吨,减少56.9%。

  (四)民营企业出口占主导,国有企业出口猛增。5月份,江苏口岸民营企业出口2.5万吨,同比减少16.4%,占同期江苏口岸纯碱出口总量的68.1%;国有企业出口纯碱1.2万吨,增加40.8%。

  二、5月份江苏口岸纯碱出口回落的主要原因

  (一)国内需求旺盛制约企业出口积极性。今年以来国内浮法玻璃生产持续趋旺,截至5月16日,国内浮法玻璃生产线总数达322条,创下历史新高[1]。2014年以来玻璃产能增加6条生产线,其中新建点火8条,冷修复产4条,冷修6条,产能增加4020万重箱。玻璃生产企业库存截至5月23日为3209万重箱,旬度增加6万重箱[2]。根据生意社监测,5月份纯碱价格表现为持续上涨,月初轻质纯碱出厂均价为1426元/吨,月末涨至1482元/吨,上涨3.93%;重质纯碱月初出厂均价为1550元/吨,月末上涨至1573元/吨,涨幅1.48%[3]。国内玻璃行业持续趋旺,对纯碱的需求不断增加,导致国内纯碱供应偏紧,企业出口积极性降低。

  (二)企业开工率不足导致近期纯碱出口量减少。氯化铵价格下跌,出货不畅,受厂家库存压力较大影响,采用联碱法生产纯碱的厂家纷纷减少产量,导致纯碱库存量降低,目前各地区纯碱库存普遍不多。据了解,4月份四川地区部分采用联碱法生产纯碱的厂家已停车,5月份山东和河北地区部分厂家也有检修。国内纯碱产量下降,市场供应偏紧,出口明显减少。

  三、当前纯碱行业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行业产能过剩或将加剧纯碱企业的亏损。尽管目前国内纯碱产能已严重供过于求,但企业扩能并未止步。青海盐湖钾肥规划一期120万吨/年的纯碱项目,目前50万吨/年只是临时性工程,未来还要扩大规模;江苏淮安有企业也要上马纯碱装置,正在规划之中;河南平顶山有企业要新建60万吨/年纯碱项目;还有部分准备搬迁的企业也在准备上马纯碱项目的前期工作。未来这些项目上马后都将对市场价格形成抑制,或将加剧纯碱企业的亏损。

  (二)纯碱生产环保问题不容忽视。纯碱生产中产生的废液、废渣处理问题,已严重制约氨碱企业的发展。氨碱法每生产1吨纯碱,就会产生约10立方米的废液和300公斤的废渣。目前,国际上大多数纯碱企业处理氨碱废液主要依靠排海,处理氨碱废渣主要依靠堆存。随着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东部沿海地区留给氨碱企业的生存空间将越来越小,若不能转变发展方式、减少污染排放和堆存,氨碱企业的生存必将面临环境保护的严重制约。

  (三)美国纯碱低价竞销扰乱国际市场秩序。随着美国天然碱产量的持续增加,近年来美国纯碱企业利用低成本优势大肆低价竞销,严重扰乱了国际市场秩序。比如,由于不敌美国企业的低价竞争,澳大利亚唯一的碱厂彭莱斯被迫全面停产[5];去年6月南非对原产于美国的纯碱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同年12月南非初裁决定对美国纯碱征收8%-40%的反倾销税[6]。此外,美国纯碱企业对孟加拉、东盟甚至我国市场同样虎视眈眈,给我国纯碱企业带来不小的压力。

 



玻璃工业网
相关新闻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玻璃工业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玻璃工业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玻璃工业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友情连接
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网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聚玻网  中国环保网  中国玻璃网  中华玻璃网  玻璃英才网  中国玻璃人才网  华夏玻璃网                                                                                                                                                                                       

主办: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            承办: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玻璃信息研究中心
电话:010-65762696            E-mail:chinaglassnet@163.com
京ICP备06011358
Copyright © 2010 itibmic.com All rights reserved玻璃工业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