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2logohttp://www.chinaglassnet.com
1902tophttp://www.chinaglassnet.com/magazine/2023323/44970.html
首 页 专题报道 热点新闻 玻璃期刊 市场动态 统计数据 企业资讯 国际动态 玻璃专利 技术交流 标准规范 政策法规 建筑玻璃 电子玻璃
上市公司 高技术玻璃 门窗幕墙 汽车/高铁 经济资讯 辅材与设备 低碳/绿色 太阳能 建筑/房地产 知识窗 会展信息 供求信息 企业黄页 关于我们
欧盟减排新目标争议中出炉
类别:国际动态  日期:2014-10-27  来源:  点击率:12708  打印 关闭

 

    为期两天的欧盟秋季峰会于10月24日在布鲁塞尔落下帷幕。本轮峰会的最大成果就是确定了欧盟2030年节能减排新目标。根据峰会最后发表的决议,欧盟计划到203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40%(具有约束力),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使用总量中的比例提高至27%(具有约束力),能源使用效率至少提高27%。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表示,欧盟峰会制定的节能减排目标显示了欧盟正走上一条雄心勃勃、经济有效的应对气候变化和使用清洁能源之路。

  欧盟峰会这次就节能减排目标达成共识的确来之不易。就在峰会开幕的23日,欧盟成员国领导人花了整整8个小时通宵磋商,一直到次日凌晨才就节能减排目标达成一致。欧盟委员会今年初提出的节能减排草案曾在欧盟成员国中引起强烈反响和争议。欧盟节能减排方案的阻力主要来自欧盟中东欧成员国。波兰总理科帕奇会前曾威胁说,如果波兰的要求得不到满足,他将会否决减排方案。德国 、瑞典等欧盟部分成员国则希望欧盟能够在二氧化碳减排量、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和提高能源效率这三大领域制定具有约束力的指标。德国总理默克尔甚至提出欧盟在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方面可以设定更高的目标(即高于27%)。然而,德国等部分成员国的提议遭到了中东欧成员国的极力反对。这部分成员国认为,新方案提出的减排目标过高,遥不可及。中东欧成员国目前主要靠煤炭等传统能源发电,煤炭工业直接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中东欧成员国如在短期内放弃煤炭转向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必然会抬高国内电价,影响经济发展,损害国家的竞争力,使本来就不景气的经济更加低迷。

  不难看出,中东欧成员国最终还是在节能减排目标上作了妥协让步。当然,作为安抚和补偿,欧盟承诺将向相关成员国提供资金补贴,以帮助这些成员国实现减排目标。峰会决议还规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欧盟平均水平60%的欧盟成员国,可以在2030年之前继续向相关行业提供免费温室气体排放配额。据了解,欧盟约有一半的温室气体减排将通过实施排放交易系统(ETS,即对温室气体排放收费)的行业实现,其余的一半温室气体减排将通过没有实行排放交易系统的行业(如运输、农业和建筑业等)来实现。

  随着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届缔约国巴黎会议召开日期的临近,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常以“领头羊”自居的欧盟希望能有所作为。因此,欧盟希望通过比其他主要国家更早制定2020年以后减排计划的积极姿态,以引领世界有关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讨论。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表示,欧盟这次制定的减排目标使欧盟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处于主导地位。欧盟成员国有必要落实欧盟制定的减排新目标,希望中日美也积极公布减排目标。范龙佩指出,欧盟之所以要就2020年至2030年的气候变化及能源政策做出规划,不仅是为未来经济发展提供可预测性,也是要向国际气候谈判传递积极信号。不过,欧盟将在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后审查这次峰会制定的减排方案。届时,如果世界其他国家不提出与欧盟对等的减排目标,欧盟就有可能会修改本轮峰会制定的减排目标。

  欧洲环保人士对欧盟峰会制定的节能减排目标深表失望,认为欧盟在节能减排方面做得不够及时,减排量也不够大。欧盟议会绿党党团主席哈尔姆斯表示,我们要实现的目标是将全球变暖温度升幅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但欧盟提出的减排指标却无法让我们实现上述目标。乐施会有关负责人指出,欧盟的减排计划只是迈出了第一步,距离欧盟应该做的还很远。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采取这样的行动的确是不够的,这将会加重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最贫困国家的负担。绿色和平组织则认为,欧盟提出的目标太低,放慢了提高再生能源使用比例的努力。

 



玻璃工业网
相关新闻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玻璃工业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玻璃工业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玻璃工业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友情连接
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网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聚玻网  中国环保网  中国玻璃网  中华玻璃网  玻璃英才网  中国玻璃人才网  华夏玻璃网                                                                                                                                                                                       

主办: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            承办: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玻璃信息研究中心
电话:010-65762696            E-mail:chinaglassnet@163.com
京ICP备06011358
Copyright © 2010 itibmic.com All rights reserved玻璃工业网版权所有